发信人: wiczy(一生有你)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3-11-11 15:23:51), 站内信件
|
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到了现无锡市郊的梅村(也称梅里),开发了广大的江南地区,建立了吴国,因此梅村也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以后姬昌继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八百年的周朝。
泰伯到梅村时,这里还是荆蛮之地,泰伯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的人们,并带领人们开挖了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泰伯港,以后经历代加宽。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条运河还是当地主要的交通渠道,
泰伯港
上图是当时梅村镇的码头,房子上写的是:江苏省交通厅无锡航运局梅村站。随着铁路和公路交通的发展,人们陆续地选择了铁路和公路,这个码头才萧条了下来,现为民居。
梅村码头
泰伯开发了江南地区后,建立了吴国,以后这里的人民就以国为姓,延续到现在已有120代。现在全国有吴姓居民2400万,海外400多万,他们的祖先就在梅村,有许多人到这里寻根祭祖,纪念和学习他们的祖先泰伯“三让”王位的高尚品德。
他们还组织了一些人在泰伯庙中编写吴氏宗谱,也有许多人到这里续家谱。
2002年初在泰伯庙中整理吴氏祖谱的人们,他们非常欢迎吴姓的后代到这里来寻根祭祖。
梅村古称“蛮村”,因泰伯性喜梅花,曾带领群众广植梅树,陶怡心情,为了纪念泰伯开发“蛮村”的功绩,于是改为梅村。并将镇上伯渎河向南的一条支流称为“梅花港”,港上的桥叫作“梅花桥”,梅花港边的一条街道也叫“梅花街”。
梅花港
梅花桥
梅花街与街上的居民
[根据网络资料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