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采萧获菽 半月一论>>十月论坛>>《好了歌》随感(-)

主题:《好了歌》随感(-)
发信人: luqun.wdspp(风之缘)
整理人: chocho.1(2003-11-08 23:01:54), 站内信件
             那一曲的风情----之于曹雪芹
    拨动记忆的琴弦,奏想红楼那哀伤的曲调,最高潮的莫过于那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的《红楼梦十二曲》但是最深沉最发人深省的却是那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短短的十六句穿越了秦砖汉瓦,划破了春花秋月;道尽了人间的世情冷暖,唱尽了红尘中的男痴女怨;传神地表达作者一种朴素的消极厌世态度:好即是了,好了就了;万事万物盛极必衰,何不趁早抽身,何必苦苦强求?功名财富,娇妻孝子不过是那随云而散的春梦,不过是那逐水而流的飞花,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

    无意去评判作者的思想是否进步,是否符合如今时代的潮流,说那消极。在冥冥之中,每当读到这里就有一种心痛,一股哀伤;心痛作者之心痛,哀伤作者之哀伤。看到那就仿佛看到一位饱经生活风刀霜剑严逼后的绝唱,让人听起来觉得声声带血,句句含泪,强烈地震撼着我的肉体和精神.

    想作者才华绝世,头顶康乾盛世的繁华,却走上了家破人亡的境地。看曾经的歌舞场衰草枯杨,念昨日之黑发红颜今白头;怎么能不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纵使举家食粥,也要日日花前常病酒,哪辞镜里朱颜瘦,只因太多太多愁,好似江水向东流,只能借酒消愁.

    何曾天生就厌世,更不是随波逐流的堕落,只是沧桑巨变模糊了尘世的俗性.刺痛了那颗生活的心;不再相信功名利禄,娇妻孝子也不过是尘世的南柯一梦。满腹才华却走不出生活的影子,走不出曾经那道永恒的痛,走不出那那破碎记忆的年华。终于悟出一切的一切都是缘法,人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卷单行?哪里去讨那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功名?终朝只恨聚无多的金银,君生日日说恩情的娇娘;孝感天地顺造化的儿孙,那一切的一切都不是能强求的。看古今将相,荒冢埋没随百草时,功名加身,有何用,难道泉下真有知?看当今世人,即将黄泉路上行,富贵满堂,富贵又如何,难道黄泉路上还能用?看红尘男女,山盟海誓结比翼,恨不得生生世世不分离,可是死别之后,有何用?最终存者嫁他人;看痴心父母抛却一世为儿孙,有何益?儿孙最终背孝悌。那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世人的贪念痴嗔,还是一切随缘化,好就了,了就好!
   
    读着想着,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憔悴的身影,那个不岌岌于功名,不苟苟于社会的身影,那个竹杖芒鞋高唱着好了歌的身影.那部千古不再的名著.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