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messoon(瘦得不能再瘦)
整理人: chostluo(2003-11-02 12:01:11), 站内信件
|
上海的“房屋银行”诞生近一个月,引发了申城市民存房子的空前热情。据金丰易居公司昨天统计,截至目前,前来咨询的市民已达1万多人次,登记在案的住房已有3200套,其中约有1200套已完成了前期的房屋勘察评估,十几套住房已成功“配对”,4套住房已办出了最后的租赁许可证。
作为新生事物,“房屋银行”在实际运作中正面临巨大的考验。
办理机构应接不暇据“房屋银行”负责人顾勇敏介绍,首月平均每天在市百一店东楼等处的“房屋银行”登记的房子有60套到80套,最多的一天达300多套,数量之大远超出预计,工作人员几乎应接不暇。每套房子都必须细致勘察,即便是一些细节问题,如装修时间长短、电视机大小、有无淋浴器等,都会对租金有很大影响,而登记的大部分房子是不住人的“空心房”,必须事先预约才能上门,使勘察工作变得更为复杂。
由于市场需求有增无减,“房屋银行”将进一步借助上房置换200多家门店,扩大服务覆盖面,增强办理能力。
操作“瓶颈”亟待消除家住静安区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最近购置了新房,一心想把6年前买的这套二室一厅“存银行”,但由于当时是按揭10年购房,如要提前出租,按现行房屋租赁条例规定,必须征得房屋抵押银行的同意,并出具有关证明,而银行却表示,开这样的证明,以往没有先例,存房子的事就此“搁浅”。
眼下,已有相当一部分存房子的市民碰到了类似刘先生的遭遇。据了解,按揭未到期的产权房,大约占到“房屋银行”登记总量的20%至30%,由于不少银行无法出具证明,几乎已将其拒之“房屋银行”门外。
另外,在办理最后的房屋治安租赁许可证时,办理人员也发现,全市各地区的办证规范不够统一,平添了不少麻烦。市民希望有关部门能针对新生事物拿出新政策,让他们顺利存房子。
市场呼唤新品种尽管“房屋银行”先前已表示不接受“毛坯房”,但依然有许多市民前去打听,他们手头的“毛坯房”是否有可能存进去。由于涉及装修等问题,“毛坯房”存银行操作上有困难。不过,据透露,“房屋银行”近期将出新招,吸纳“毛坯房”。
同时,“房屋银行”也有计划针对不同的年龄层,如老年人等,开发新品种。业内人士指出,“房屋银行”的首月火爆景象,已印证了上海房屋租赁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其完善过程中,应注意到,还有许多细分市场的“空白点”需要填补,比如前几年买别墅居住的市民,现在有的已住回市中心,作为投资,他们希望把别墅也存进“房屋银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屋银行”依然任重道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