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社区互动>>焦点新闻事件>>第九期热点话题"中国飞天">>【连载:中国火箭射开宇宙之门】>>连载:中国火箭射开宇宙之门(八)

主题:连载:中国火箭射开宇宙之门(八)
发信人: matmay(风伴流云)
整理人: matmay(2003-10-31 17:55:00), 站内信件
  1996年7月3日,4个多月前因事故而推迟发射的一枚“长征三号”火箭,把香港的“亚太一号A”通讯卫星顺利送上太空。一个月后的8月18日,西昌基地的发射塔上又矗立起一枚“长征三号”火箭。在它头上顶着一颗即将上天赴任的“中星七号”通信卫星。
  但这一次发射又让人们失望了:火箭起飞后没有多久便出了故障,没有飞到预定轨道的火箭把价值连城的卫星扔在了半道,变成了一个新的太空垃圾。
  几乎连在一起的两次失败,使中国航天在国际上的信誉丢失殆尽。中国为此接连失去了已经到手的多个合同。外国评论家不无遗憾地指出,最近几次失利,将把中国航天淘汰出局。
  1997年5月12日,继一年前的“8·18”发射失败之后,一枚“长征三号”甲型火箭再一次竖立在发射架上。这次担负的任务是要把一颗国产“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当远方的测控站传来消息表明卫星顺利抵达数万公里外的预定岗位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变得沉默的航天人,脸上又开始浮现出已经久违了的笑容。
  距离上次发射场大爆炸一年半以后,1997年8月20日,第二枚“长征三号”乙型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起飞。驯服的火箭把美国劳拉公司为菲律宾制造的“马步海”卫星顺利送入远离地球数万公里的轨道;两个月后的10月17日,第三枚“长三乙”火箭又把劳拉公司生产的“亚太2R”卫星非常精确地送入了同样的轨道。
  熬过了漫漫冬夜终于迎来了灿烂的阳光,从来只相信成功的世界航天市场又向中国的长征火箭投来了温馨的笑容。到1998年3月26日,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50次飞行,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在长征火箭飞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实施了15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协议,还提供了5次国际搭载服务。

  在人类所有的航天活动中,载人航天是宇宙探索的最终目的,是最令人激动的航天活动,但也是最复杂、最困难的探险尝试。自从1957年10月苏联人将第一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之后,人类似乎已经找到了运载火箭这个“天梯”,但是载人航天和发射卫星又完全是两回事。
  当时美国与苏联之间的航天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谁能抢先实现载人航天对两国的国家形象、人心士气等等都有重大意义。苏联科学家科罗廖夫与其他科学家商议之后,决定采用非常规的办法,即飞船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同步进行。事后证明,他的这步险棋走对了,苏联从载人飞船的可行性研究到1961年4月实现“东方l号”载人飞船上天,前后只用了两年半时间。最终使苏联又一次领先美国人10个月实现了载人航天。
  1961年4月12日上午9时7分,“东方”号运载火箭顶着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腾空而起。与此同时,透过发动机的轰隆声,清晰地传来了加加林激动的道别声:“我去了!”
  “东方”号飞船载着加加林以每小时27200千米的速度环绕地球飞驰。不到90分钟,加加林已经在离地330千米的高空绕地球飞行了一圈。108分钟时,他开始返回地面,然而飞船在进入大气层时出现了问题。由于故障使座舱与仪器舱不能及时分离,制动火箭的推力使飞船座舱疯狂地旋转打滚,“东方”号飞船正在以惊人的高速度疾速下坠,照这样下去飞船将会像熊熊燃烧的流星一样高速砸向地面,宇航员也会被烧成灰烬和摔成粉末。也许是幸运之神总是站在强者一边。10时35分,密封座舱终于与仪器舱在飞速旋转中分离开了,但这时已比预定的时间整整晚了10分钟。
  危难中加加林显出英雄本色,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战胜了死神的威胁。这让科罗廖夫和所有的人都庆幸当初选择他作为第一位宇航员的正确性。

   加加林上天之后,面对苏联在太空咄咄逼人的态势,美国终于忍无可忍。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来到国会发表演讲,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将要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 
   苏联暗中执行的载人登月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除了研制登月所必需的世界上推力最大的N-1火箭,甚至已经确定了首次登月的两名宇航员。两大国之间的登月竞争就此展开。
   1969年7月16日,第一批代表人类奔赴月球的宇航员向地球上的人们告别。7月20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22时56分,“全副武装”的阿姆斯特朗站在了登月舱舷梯最下面的一级上。他迈出穿着太空靴的脚,在月球表面踩上了来自地球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人类终于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梦想。接着,阿姆斯特朗说出那句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言:“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在几乎席卷全世界的欢呼声中,美国终于扬眉吐气了。在许多人看来,尤其是在当时的政治家眼中,“阿波罗”登月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国际宣传战和心理战的结束,它意味着在这场太空竞赛中,美国最终击败了对手,取得了胜利。


----
为中国人载人上太空成功喝彩中国飞天

 马 五 湖 四 海,
 剑 谁 与 争 锋。
 社 谈 笑 论 道,
 策 运 筹 帷 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