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nevar(瑞芬)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02-05 09:41:34), 站内信件
|
10.24.03.DUST.2003.LiMiTED.DVDScr.XViD-iNCiTE
《尘土》Dust
导演/编剧:米柯·曼彻夫斯基Milcho Manchevski
主演:约瑟夫·费因斯Joseph Fiennes
戴维·威翰David Wenham
艾德林恩·雷斯特Adrian Lester
安妮·布罗歇Anne Brochet
片长:127分钟
类型:剧情
级别:待定
发行:The Sales Company Ltd.
首映日期:2001年9月威尼斯电影节
剧情简介
年轻的窃贼艾奇闯进纽约的一座寓所中行窃,不过他手段实在是不怎么高明,竟然被寓所的主人、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机智地当场捉住。这位名叫安吉拉的老太太在成功地制服了他后,用枪强迫他听自己讲故事,并许诺在讲完后给他金币作为奖励。于是在这座放满了褪色的黑白照片的房间里,安吉拉开始讲自己的故事……
在世纪之初,路克和伊里亚是来自美国西部的一对牛仔兄弟,他们在土耳其当雇佣兵。两人同时爱上了一个妓女莉莉并为此发生了争斗,最终他们反目成仇。伊里亚与莉莉结婚,而路克则远走他方,四处流浪,直至在马其顿加入一伙劫匪中。
路克和伊里亚原本分开的生命小径再次奇妙地交叉到了一起,而莉莉的介入则使他们的矛盾愈发激化,不幸一个接着一个,以至两人要以生死相搏。而此时马其顿这个小小的国家也正遭受着苦难,土耳其企图统治这片土地……
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90岁高龄的老人与年轻的窃贼之间的友谊也在一点一点地增长……
关于导演
1994年的一部《暴雨将至》可谓是一鸣惊人,这部影片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几乎在各种电影奖评选中刮起一阵狂风,在世界各地总共拿到了30多个奖项。
而这部令国际影坛为之惊艳的电影乃米柯·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曼彻夫斯基出生于马其顿,后到美国学电影。毕业之后留在美国艺术界发展。他多才多艺,作为摄影师和小说家都有作品出版。同时在行为艺术领域也颇为活跃。而他真正取得一定的声誉则是因为拍摄了一系列实验短片和音乐录影带,并多次获奖。
1991年,曼彻夫斯基回到故乡探亲,有感于祖国连绵的战火和激烈的纷争给民族带来的苦难,决心拍摄一部电影。三年之后,《暴雨将至》问世。影片以新颖独特的叙事结构成功地颠覆了观众的习惯性思维,把电影叙事从秩序化的时空链条中解放出来,使影片显示出繁复多义的结构和一种支离破碎的荒诞气质。而导演对对战争、宗教、民族、暴力等问题的痛切思考以及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忧虑则赋予了影片以内在的震撼力。这样一部成熟老道的作品竟然出自一位新人之手确实让人惊讶。
《暴雨将至》的成功把曼彻夫斯基推至了世界影坛的前台。片约纷至沓来,曼彻夫斯基曾先后接下《三个国王》(Three Kings)和《贪婪者》(Ravenous),但他的创作个性似乎并不太适应好莱坞的工业制度,最终都放弃了。观众等待了七年,才等到这部由英国投资的新作。
曼彻夫斯基原准备1999年就拍摄此片,但塞尔维亚战争迫使他不得不推迟了计划。作为一名来自战火纷飞的巴尔干地区的导演,他一直保持着对地区政治局势的高度关注,事实上,这种关注在他的作品中明显地反映出来,从《暴雨将至》延续到了《尘土》,他认为反映政治事件是一名艺术家的职责。不过他的这种“反映”显然不是CNN式的新闻报道。曼彻夫斯基对叙事技巧的迷恋和探索使他的政治意图被巧妙地编织到精致的故事中,赋予了严肃沉重的政治问题以叙事游戏式的外观。曼彻夫斯基在电影叙事手法上的突破实质上超越了被冠上“90年代电影叙事革命先锋”之名的《罗拉快跑》和《滑动门》,比之这两部影片的拾人牙慧,他的作品显然更有原创性。
曼彻夫斯基曾表示他受“意大利通心粉”式的西部片影响很深,而这部影片就颇有几分“通心粉西部片”的痕迹。但他本人却不愿就此给影片冠上西部片之名。在他看来,正是好莱坞商业制度采取的这种人为地对电影进行分类,投合观众口味的方式使电影人的思维也逐渐僵化,严重阻碍了电影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尘土》作为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作了全球首映,而曼彻夫斯基更在电影节上称此片将是他的收山之作,使影片备受瞩目。
关于演员
本片主演中最亮眼的一个名字要属约瑟夫·费因斯了。这位来自演艺之家的英国青年演员,尽管演技受到评论界非议,但运气实在太好,总能接到不错的片约。继《莎翁情史》和《伊丽莎白》在1998年双双走红之后,今年又有《大敌当前》和此片在商业和艺术上展开双重出击。
其他演员多名气不大,倒是扮演安吉拉的老演员罗丝玛丽·莫菲以出众的表演得到了导演和评论界的高度赞扬。据说,她出现的每一幕都无庸置疑地成为中心所在。
评论
曼彻夫斯基的新作显示出比那部轰动一时的处女作更大的野心。
这部具有史诗气势和歌剧风格的影片,是血腥的暴力之舞与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的混合体。
它以西部片的外观包装起巴尔干民族的苦难神话,是导演对本民族沉重的社会现实所作出的又一次深切而痛楚的反思,他再度强调了自己作为一名电影人的责任感,勇敢地以影象表达对暴力、民族、家庭等问题的思考乃至对整个人类生存境遇的忧虑。尖锐而不失真诚,这种真诚来自于导演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是那种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给影片坚韧的现实主义力度中融入了一抹淡淡的诗意。
《暴雨将至》最具特色的是它那颠覆传统模式、富有浓烈后现代色彩的叙事结构。而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愈发显示出建构精巧复杂叙事的能力。他带领观众在历史的时空中自如地穿梭,以极具创造力的方式将两段故事、两个时代编织在一起。他在两种文化与两块大陆间跳跃,使残酷的暴力和温情的忏悔交替展现在银幕上。曼彻夫斯基以圆熟的技巧将整个故事肆意地打破成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段落碎片,再用一条情节主线将其紧密贯穿起来,颇有立体派艺术家的风范,再次给观众以不同寻常的观影体验。

----
天空又再涌起密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