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轻松话题>>◆◇≈ 个 人 文 集 ≈◇◆>>〖个人文集(一)〗>>〖***☆玉蝴蝶(icesky_84223)文集☆***〗>>〖凝的蝴蝶随笔篇〗>>凤凰封印

主题:凤凰封印
发信人: icesky_84223(玉蝴蝶)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3-10-26 09:08:06), 站内信件


我打开窗户,上身穿着蓝黑的棉外套。外面的阳光软软的,窗户旁是看不清楚名字的植物,叶子很长很墨绿,顽强的生长着。风起来了,有点凉,这衣竟然也是顶不住的。我仰起刚洗过的头,眼神从发尖的卷卷的清香望过去,可以看到阳光照射过去,水分呲呲的蒸发。我看着《草鞋下的故乡》,一本黑色硬封套的散文集,是为了纪念沈从文而写的。里面有很多黑白照片,真实而有简单的表情。历史慢慢的淹没了一切,后人却还是要回忆起的,用文字这种方式回忆,配上锁定时光的片,达到了一种睹物私人的境地。

沈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朴素了不能再朴素的人了。文字也是这样,清新隽永的像是一杯温水,却不是简单的温水,里面溶入了太多自然的味道。以前只读边城,已看到朴素的底子一点点呈现出来了。想必读完这本书之后,对沈的印象就完全清晰起来了。至少对文字之外的生平有了些许可以探摸的底气。沈在文革中的遭遇极其窘迫,当初吴晗做为北京副市长来看他的时候,他这位大作家竟然只是一个小学的教书先生。至于郭对他的评判,使我对政治的厌恶性加剧了。中国人在建立新生的国家时,总带着某种盲目的热情,来完全不可能完美的现实。这必然是挫伤了大多数有骨气有文底的作家。沈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

同老舍一样的遗憾。沈在一九八八年逝世,中国文人引以争豪的诺贝尔也就和他擦身而过了。但即使沈能获得那样的荣耀,他晚年的余光和经世的文才,终究还是被平平淹没。没有人会理解这个淳朴的孩子,从湘西走出来的孩子,在不断行走和旅行过程中,是如何不断的丰富自己,成长自己,最后折射出文字各种不同呈现的光彩。同辈的作家里面,或是有太过激愤的政治作家,却是坏了文学本来探究人性的根本,或是有喜欢闲适而不问国难的,婉婉约约,像个失去胆魄的南宋朝廷,只能蜷在自己的安逸中,偏于一角。而沈虽为文弱的书写者,但还是偏与其中,人性的淳朴在童年埋下的味道,后来在所有文字里华采般的铺散开来,令人觉得耳目一新。

凤凰成为了不可不走的路。却因后来的人抱有太多功利的心态。在起步的那一刻,已成凤凰封印。

我还在端详沈的面容。沈曾经因为批判,只是一片篇大字报,想割脉自杀。那时他在香港。后来的回来,我远认定是错误的。他应该像张爱玲那样远走异乡,却不得不承受最后的孤独。我相信,他的出走和回来,都是带着一种浓重的故土情节,是无法割舍的。对于这种矛盾的内心选择,在他的心里面却有一条十分清晰的主线。

文字的开篇曾提到张和沈的相同点。张说,我喜欢朴素,可是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最朴素的底子。而沈对乡野原始和淳朴的追寻,和张是一致的,却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

我翻过几页,还是停了下来。周围的人开始多起来,打破了我的思绪。我不愿在冰点上跳思想的舞蹈时,有人突然婆出热水,我会很沮丧的失去重心的滑倒。所以还是放弃,轻轻的合上书页。等待吧。光明还是要重现的。

面试开始了。广播社第二轮的面试,我选了文字编辑。他们的要求,是在二十分钟之内写四百字,讲清楚三个题目之间的任何一个主题。一是音乐与文字的结合点在哪里,而是跨过这扇门,三是故事,有关与勇气。我选择了三。我发现我写这个故事还是乏味,以前如花的印象还刻在脑海里,所以顺带缩略的把这个故事梗概了一下。只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了。我带着热情去做的事情,一无反悔,无论多艰难我都努力的走下去,尽管别人的质疑时常在我耳边响起,像嗡嗡的蜜蜂,我若不去理会在乎,似乎对我是没有什么杀伤力的。

草草的交上去。又赶到其他社团去面试。自信还是有的。平时的话虽不多,但这样的锻炼在我慢慢长大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有意思和十分必要。我上去说话的时候,偶尔急忙或者快速的说,会出现些差错,自己也宛然一笑,极容易打破尴尬。这些事情渐渐熟练起来,在心里面也开阔出一片新的清明之地。生活就是这样给你希望的吧,最后却还是要毁灭的。我闻着身上散发出来的清香,大步的离开了教室,离开了刚才所有的热情。

班长说,又要举行舞会。想出很多新的点子。每个有夜风的晚上,班长看到我,总要把我的名字改成她叫的名字。一个印象男孩,我和他说话的口气接近。于是就中了这样的可笑圈套,不过我还是高兴的,脸上虽然有些怨恨,但心底为这个小女孩能够因为这样而笑起来高兴,我情愿继续下去。只是偶尔阻止,却不加干涉。

晚上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又感冒了。吃饭的胃口差了很多,只吃了一碗鸡蛋面。那个小小的女孩吃的是蛋炒饭,其实并不多,我对她说,多吃一点吧,才会长大。她说,自己不小,很强壮。可我怎么觉得就是小巧玲珑呢。我走了出去。风渐渐又在耳边升起。刮的我放慢了脚步。因为额头的温度,使我辨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足够清醒。

再续这段字的时候,那本关于从文的书已经看完了。两天的时间静心的看完了。从文曾经有过的军旅生涯,在他一生的文字生涯中埋下了很深的伏笔。后期的一些磨难,终因为和张兆和的爱情,而显得微不足道。

沈这个温润的文人,所有的爱情最后却是死亡的。初夜一对男女为了反抗另一名男子对他心爱的女人行使初夜权,而双双自杀。还有翠翠,这个淳朴的,令人落泪的女子,在无法抉择中,看着两个男人的死。湘西人的爱就是那么炽热和直接。凤凰的印象终在矮脚楼拆毁之后,开始轰然崩塌。
一切的一切,再也不是从文别下的凤凰。
这只被禁锢的凤凰,再也无法飞翔了。


从文印象,在我炎炎燃烧着的额头中,化成很多的汗,滴下来,消失在空气中。
我想,他创造的凤凰印象,是我不能描绘的乐土。
但却在心里开始慢慢萌芽了。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