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轻松话题>>◆◇≈ 个 人 文 集 ≈◇◆>>〖个人文集(一)〗>>〖***********☆胡子(hu.joy)文集☆***〗>>〖胡子连载篇〗>>〖梦回故乡〗>>梦回故乡——捉鱼记

主题:梦回故乡——捉鱼记
发信人: hu.joy(胡子)
整理人: caozhengyou(2003-10-25 09:16:12), 站内信件
梦回故乡——捉鱼记  

    写下这个题目时心里特别舒服,因为在我老家那里有这样的说法:梦见捉鱼,必有好运。我是个俗人,难免因此高兴。不过这个不能当真的话,却也真的又让那在故乡捉鱼的趣事象放电影似的在我眼前浮现。记忆中的捉鱼情节有多种呢,且给它们些名字叫什么“捡鱼、戏鱼、兜鱼、围鱼、等鱼、钓鱼、吊鱼、摸鱼”吧。  
      
    我老家村子得名“龙川”,皆因它有着一大一小两条河,河里盛产一种小鱼,我们的方言叫它“清水鱼”,味道特鲜美。此外为稻田灌水需要而挖的蓄水塘里,也有一种小鱼用来做菜特香。我家就在小河边,所以从小就体会到捉鱼带给我的乐趣。每年的夏天,是我期待的:除了可以去玩水、游泳外,更好的是能去摸鱼儿。虽然因此常常讨爸妈的责骂,说什么“捉鱼摸虾搞坏人家”之类的话让我听,可我却仍然是挡不住它的诱惑。  

    说来好笑,我捉到的最大一条鱼却是被我很轻易地捡到的。记得那天,我坐在门前的井沿上吃早饭,突然看到一只猫嘴里叼着条鱼在河边走着。我一时兴起,心里竟想着从它嘴里抢下那条鱼,忙放下碗就去追赶。也许合该我得到那条大鱼,因为不知道为什么那猫它竟然是朝河中间跑。我也是少年心性,又看有石头垫脚,水又不深,就继续追着。于是就看到那鱼。到现在我也没有想明白,它如何会呆在水这么浅的地方。就见它躺在那里,仍然在吃水呢。只是大半身还露在水面上,却是不能游走了。看样子大概有2斤重吧。我哪里想到会遇到这等好事,心里一阵狂喜,也就不再管那猫,赶紧用双手紧紧抓住,叫嚷着往家跑。现在那鱼的味道是忘掉了,这个因为有猫的指引才捉到大鱼的情节却是一直记着。只是一想到曾经有过“猫口夺鱼”的念头,脸不由得有些发红呢。  

    平常里最喜欢捉的就是前面说过的“清水鱼”了,只为它好吃又不用吐刺,而且也容易被抓到,尤其是它们当中有着漂亮外衣的雄鱼和受过伤的歪尾巴鱼。只要你用长长的棍子在它们周围左右赶着,一会儿就会看到它们游不动了,有些晕头转向,专往石头边窜,想在那里休息一下,这时候你就可以慢慢的靠近石头,双手包抄它,然后猛的按住了。一般说来它是跑不掉的。在水浅石头多的地方,这种“戏鱼”的方式挺有效的,如果你用心的话,几人吃一顿的份儿那是不在话下。不过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大步趟水,以免把水搅混了,让鱼儿可以趁机休息,或者逃到混水里面不容易找。  

    如果戏鱼后再有鱼网兜帮忙,那逮起来当然是更加轻松,不过却也没有徒手捉鱼那份难得劲儿带来的快感多。所以一般是不用的。这里想提的是光用网兜捉小鱼的事。记得那次在平常洗衣服的石板边,我看见有许多小鱼在觅食,就想捉些给猫吃。回家拿来网兜,蹲在石板上。起先那些鱼是一点也不怕我的存在,大概以为我也是洗碗、洗菜的,还想着能从我 这里找到食物吧,仍然是聚在一起。这对我来说可是再好没有的机会哦,赶紧拿着网兜,快速兜过鱼群,就看见几条白花花的鱼儿在网兜里蹦着呢,心里很是舒服,于是故技重演,整个过程讲的就是一个“快”字。一会儿我的盆里的鱼儿就多了起来。只是鱼儿也慢慢明白了我的目的,看着我的网兜靠近水面就逃走了,我拿开后又游了回来,象是在和我玩游戏呢。我无论是如何的快也无济于事,不得不望鱼兴叹。  

    我小时侯特羡慕那有鱼网的伙伴,毕竟用它围鱼逮到的多些。只是家里本来就不支持我捉鱼,加上生活条件也不好,当然谈不上也买一副用。不过我们也有土办法。老家那里是养蚕区。为了方便蚕儿做茧,会用草编一条条的“草笼”(就是在两条草绳中间,边夹放一根根尺把长的稻草边用工具把两条绳绞成一条带有射线状“刺”样的东东)。蚕儿可以利用这些刺固定它们的茧。只是用过两次之后稻草就软了,得再做新的,否则就会影响茧的质量。这旧的就是我们的鱼网,新的那可不敢碰。只要用前把草笼先放水里浸一下,再将那些刺踩到一边就成了。  
   喊来伙伴帮忙,专往鱼多水浅的地方赶。先从河中间,一人牵着一头往岸上拉,那“鱼网”就呈半月型在我们后面跟着。鱼儿在当中乱窜,不时跳过鱼网跑到外面去。所以不能拉得太急。却又不能太慢,得防止鱼儿从前面两侧跑掉,我们就会用另一个手拨水或抓沙往两边扔。终于是拉上岸了,也不管有没有鱼,赶紧抓着两头往中间跑,把草笼放下再堵一道坎,然后用脚踩一遍,这当然都是为了避免上岸的鱼儿再逃走。等水干些,就可以翻开鱼网查看,有鱼当然是高兴地丢进水桶里,没有的话则从新再来。当然也会和伙伴讨论一下细节,协调一下两人动作的同步性,也算是总结经验吧。  
    这个土鱼网当然比不上那正宗的,每次不见得能网到鱼,不过却也让我们体验了那围鱼的快乐,所以我们仍然是乐此不疲,继续用它过把瘾。 

 每年的梅雨季节过后,大河里的水浅些时,就有那好事者用些低毒高效农药投放到河里药鱼。一般是在河上游每隔一段水路放一些,这样农药随着水流扩散,刚好能产生效果,那鱼儿也不至于对人体产生药害。可他们往往是趁天快亮时采取措施,而我那时侯还在见周公。直等到爸爸忙完早上的农活回来后,我才得知消息。忙放下碗,早饭也不想吃了,拿个袋子,三步并作两步的往河边跑。早有不少乡邻在河里忙着呢。赶紧挽好“裤腿”也参与其中。  

    要是说光拾些死鱼那倒没有什么新鲜的,只需捡起来放进袋子里就可以了。那轻易能得到的总是不放在心上。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逮那些轻微中毒的鱼儿,它们还能自己游水,就是神智有些不清。在与它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它面前把手掌小心地斜放在水底,它铁定会自动地躲到你手心里,你只要轻轻地把手闭上就能抓到它们的。在它看来,想必是以为这是个好的躲避场所吧,殊不知却是被我利用上了当。望着袋子里还在动的鱼儿,也为自己能找到这个方法而得意。这可是我的绝招哦,屡试不爽,当然逮到的都是些小的,那我倒不介意,只管它肯进来就好。当它不再躲进来的时候,我知道自己该回家了。手提着一袋鱼儿,甚是高兴。回到家就忙着洗干净了,然后就等着中午吃鱼。  

    那时侯我盼着有人药鱼儿就是为了想感受这种“等鱼”的喜悦。后来知道了农药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而且政府也开始禁止药鱼。所以只得改用其它方式来等鱼。不过这个情节我是一直记着。  

    大概是也认可钓鱼的好处吧,我爸爸他却是非常地支持我钓鱼的,还特意从山上砍来合适的竹子给我做钓竿呢。买来鱼线和钩子安好,又找些浮子系上,再挖来蚯蚓就可以出发了。一直以来,对于钓鱼要什么技术儿我是一知半解的,也没有请教过别人,心想看别人钓得那么随意,照样子做应该没问题吧。其他什么选“钓点”,什么水位定什么浮子高度之类的那是全然不顾。哪知实情全不是那么回事,我的只以浮子动为提竿准则的想法过于简单。有时候提起来一看,那鱼饵还没有被动过呢,只是浮子因水流在动而已;有时候又提迟了,蚯蚓早被吃走了一段,鱼钩都已露出来,我却一直不知道还在等,那当然是不会再有鱼儿来。更让我生气的是鱼钩儿时常被水草缠住了,使劲来则可能钩、线断,另用棍子帮忙呢又把鱼儿全赶跑了,真是让我左右为难。还有更巧合的事,见鱼儿咬钩,猛的一提,鱼是上来了,可线也绕在了身后的树枝上。望着那正在荡秋千的鱼儿,一时竟不知如何表达心情才好,只好笑笑再想招。记得那次碰巧也钓上来几条,高兴地拿着回家,让妈妈烧成鱼汤,喝着竟让我觉得不是平时的味道能比。  
     
    钓的次数多了,也就摸出了些门道儿。提竿的关键是凭手感,怪不得先前常常看到有人不用浮子就能在急水滩处钓着呢。那种鱼上钩产生的影响,通过线、竿传到手心上来,确实能给人一种难以形容的快感,而且根据它来提倒是准得很。我估计那爱好钓鱼的朋友应该也是对这种感觉情有独钟吧。  

    让我能更深地体验这种快感是在塘里钓鲫鱼。那家鱼是不敢碰的,怕惹麻烦。鲫鱼说来也算是野鱼,所以有些理直气壮的。先准备好喷香的鱼饵:在面里放些香油,加水搅拌得粘粘的,放锅里蒸熟了就成。当然还的准备些“酒米”当作诱饵。到了塘边,随便找个感觉合适的地方坐好,把带来的桶加上水放一边。就可以一心一意的开钓了。先用鱼竿大致量一下水位距离,当然是以放下鱼线它自己能自然落到的那个位置为佳。间隔着在选好的位置扔些酒米,再调一下线和浮子的位置。一会儿就见扔过酒米的水面上不时冒出些小泡泡来,这时就可以放下鱼饵。在此之前,得仔细地捏个比黄豆略小些的面粒(只要能护住鱼钩尖就即可)小心的穿好,再捏紧些。当然得往那冒泡的场子放,然后就只管看浮子的动静。一般说来,刚放下就见线被拖着猛跑的八成是那捣蛋的寸长小鱼儿在偷吃呢。它们太小钓不上来,可也没有什么招儿对付它们,让我为之头疼。只得换了鱼饵再来。好在大鱼来后,小鱼就自己跑了。鲫鱼它们吃起食来可是过于小心,经常是试探几次才真的咬钩儿。得耐心点才行,只有等到浮子被拖下水后又从新窜上来浮在水面上时,才可以提竿,当然用力的悠着点儿。十有八九手感沉甸甸的,就见一条大白鲫在空中跳舞呢。眼见着盆里的鱼儿越来越多,则钓起来越是有劲。直等到它们不再肯吃食才一一不舍地回家。  

 不知为何人的喜好就是怪,比如说钓鱼时让我极为讨厌的小鱼儿,却是我“吊鱼”时最想见到的。  
     
   小时侯,只要放学得早,我就会和姐姐去塘里吊鱼。用的渔具很简单,就是我们当地常见的一种竹篮子(请原谅我竟无法用普通话讲出它的名字来。就是用细细的竹棍子编的很紧,底不留孔的一种篮子。可以用来淘米的。)准备根粗绳子系住篮子就成了。当然还得带些剩饭和生米才行。先选个水较深,最好是平常可以洗菜、洗衣服,而且水底较为平坦的地方。在篮子里放个重量合适的石块(为了它能更快的沉下水),再加上些剩饭,就可以把篮子放进塘里。手提着绳子,调整一下位置。就可以沿绳洒些米以吸引鱼来。得再等一会,约莫2-3分钟的样子就可以提。那当然得悠着点儿,用劲太猛只会把鱼儿惊跑。通常这个提篮的活儿是由我姐姐来做的,我则负责在提的时候往篮子的位置撒米,想迷惑鱼儿,不至于全部跑掉,还可能再吸引些进来呢。渐渐地能看到鱼儿在篮子里面游着。好在篮子深有半尺,它们一般只在篮子底下乱窜,知道往上面逃的毕竟少数。终于篮子的上沿接近水面了,这时候最好是猛的提上来,就见小鱼在里面蹦跳着。常见的多是些不到一寸长的,样子呢有的象青鱼,有的象那鳊鱼。在我的印象里它们好象永远就那么大。  
      
    每次能提上来的不是很多,特别是有时难免着急,提上一看什么也没有。还有的小鱼太小了,可还不敢把它扔下水,那时侯我们就是相信它会去报信,这样其他的可能回不敢再来,只好也拿着回家。  
    就为了想吃那油炸面鱼,我们会一直重复着这种放篮子、诱惑、等待的游戏,直到看不见为止。  


    摸鱼也很有趣。手儿乱无目的的在混水里探着,突然感到手里有个活物在挣扎,再摸一下,真的是条鱼,赶忙抓住了,紧紧捏着跑上岸。  
      
    我胆子小,虽然常常看到有人那石板下、石头缝里也摸出鱼来,自己却还是怕,不敢伸手进去摸。只有在那快放完水的塘里才得以一偿所想。打听到今天塘水可能会放干的消息后,就老早去等着。当然那塘的承包户早已守在那里,而和我一样喜欢摸鱼的“外人”也赶来了。眼看水浅些时,我们就一起冲下水,开始抢“野鱼”。家鱼一般是不碰的,因为都不好意思带回家呀。我记得那次摸到一条鱼,开始还以为是条大的呢,很是高兴。再看时就有些失望了,原来是条被人踩进泥里的草鱼。赶紧抓紧了,拿去送给主人家想“邀功”:还以为能听到几句好话的,却是什么也没有。大概他是也忙着捉鱼忘了说吧,我这样安慰自己,况且本来就应该帮忙的。于是又开始去摸那可以带走的鱼。  
    说来也是因为鲫鱼会钻进泥里我才能瞎碰到。就我那技术,是抢不过别人的。好在也碰到几条。等水全干时,人也就散了。我还有些不舍,又留心看了下放水沟。也许是应了那句“好心有好报”的话,我竟分别在塘出口处和一个稻田的进水口各抓到一条不小的鲫鱼儿。这才心满意足,提鱼回家。  


    兴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这几天因为一直在想着如何把那捉鱼的趣事写出来,竟真的在昨晚梦到了捉鱼呢。在梦里,那有着漂亮外衣的清水鱼好象比平时的大,一群群的在我面前悠闲地游着,可我无论如何也捉不到它们。一着急醒了,有些怅然若失。不过一想到那句“有好运”的俗话,又笑着继续入梦,这次该抓到一条了吧.....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