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mhcpml(轻风燕语紫衣人)
整理人: matmay(2003-10-18 11:02:24), 站内信件
|
20世纪上半叶,科学家们不时收到一些来自外太空的莫名其妙的电讯号。他们猜测,这可能是外星人发来的联络信号。如果外星人是有意发出的文明信号,则该信号将不是密码性的,而是能够破解出信号中的语言信息(即含义)。他们指出,如果真能收到这种信号,那将是地球人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发现。
近几十年来,射电天文学蓬勃发展,促使科学家们主动地搜寻和监听来自外星人的信号。最早提出测听外星人信号的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G.C。cconi和P.Morrison。1959年,他们在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有关测听外星人信号的先驱性论文,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组织织起现存的设备能够在近1420年兆赫处,测听外星人信号。1960年4月11日,美国天文学家F.Drake开始实施命名为Ozma的测听外星人信号计划。他使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先后对两颗刻意选择的邻近恒星——鲸鱼星座(距地球11.9光年)和波江星座(距地球10.7光年)作了监听,聚精会神地工作了3个多月,遗憾的是未取得任何肯定的结果。尽管如此,还是不能低估其意义,因为它毕竟是地球人有史以来第一次严肃的尝试,从而开创了探研外星人语言信息的新纪元。从那以后,一系列的搜寻计划随之而来。
1971年,美国天文学家B.Oliver等人受美国宇航局(NASA)、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外星人探测中心委托,制定了一个雄必勃勃的Cyclops计划,拟使用由1500架直径为100米的射电望远镜组成的天线阵来监听外星人信号。后来,这个巨大的“电子耳“因经费问题而无法建成。
1977年,美国各研究中心(它们代表天体物理学、射电天文学、行星科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电气工程等各个不同的领域)的专家组成了一个专门探研外星人信号的跨学科小组(由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发起,P.Morrison任组长)。两年后,该小组发表一份名为SETI(即“搜寻外星人”)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特别讨论了如何探测来自外星人的信号和破解可能包含在这些信号中的语言信息。SETI计划中在一项命名为MET(即“10亿通道分析”)的研究项目(天体物理学家P.Horowitz任项目主持人;经费来自宇航局,后因国会停止拨款而改由C.Sagan等人发起的一个私人组织“行星协会”资助)。自1983年这项工作开展以来,科学家们已通过800多万个不同频道,对可能来自外星人的信号作了多次的探测,但至今还没有发现外星人的讯号。1992年10月12日(即C.Colunbus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纪念日),美国宇航局开始
实施重新制定的SETI计划(为期10年,耗资1亿美元)。①但是,1993年底美国国会认为这项研究将不会有什么成果,很可能会浪费国家的资金,因此停止了拨款。1995年这项计划改名为Phoenix,由许多私人投资者(包括科幻小说家A.Clark)和几家大的电脑公司包括惠普、微软和英特尔)每年资助500万美元,才得以继续进行。这一项目由天文学家J.Tarter主持,她计划第一步对1000颗星体观测完后,把探测计划扩大到10万颗星体。
1998年1月21日,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开始实施了命名为Serendip的监测外星人信号计划(为期5年,由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简观测中心、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西悉尼大学、美国加州外星人探测中心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资助),他们使用南半球最大功率的帕克斯射电望远镜来监测外星人信号。搜寻外星人信号的先驱者F.Drake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说,澳大利亚人很可能首先监测到来自外星人的信号。为了与澳大利亚科学家竟争,美国科学家也于同年推出了一项计划:在2004年前建立起一个包括500至1000架射电远镜在内的巨大网络以便探测来自外星人的信号(这项工程的费用为2500万美元)。又为了加强实力,美国科学家与英国科学家合作,他们已于1999年3月利用新型的射电望远镜在1420兆赫至1600兆赫之间被称
作“水洞”的波段(即介于氢气和氧气之间的频率区段)内寻找外星人的信号。当前,寻找外星人信号的探索既有激烈竞争又有通力合作。这正如美国天文学家S.Bowyer所说,“科学就其本质而言兼有竞争与合作两层意思。”
近40年来,至少在12个国家(包括中国)在60多位顶尖科学家(其中有几位是诺贝尔奖金得主)曾进行过70次以上的这种搜寻。很遗憾,至今他们还没有接收到任何可确认为来自外星人的信号。但是科学家们仍然雄心勃勃,信心十足。他们已商定,一旦收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必须经过证实),他们将首先进行破译,然后报告联合国,最后才向全世界公布。
---- 战争的艺术 世界历史 人物如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