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曲径通幽 话题讨论>>事件探讨>>失败的讲座----对楼下《<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的质疑

主题:失败的讲座----对楼下《<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的质疑
发信人: hw_vivi(双子·小孩一只)
整理人: chocho.1(2003-11-08 23:03:16), 站内信件
    冯老虽然是红学家,但他讲的也可以说是他的杜撰。 
    我对其中几点提出质疑也是我的杜撰,我说的不一定对,但也就不能算错,学问本需质疑才会有进步,刚好今晚要通宵,所以可以有时间讲讲,现在我就要开始说啦!

    一 :先说内容。
   
   我有几点疑问:
 
    1.冯老说:“《红楼梦》里说的不做官,是跟仕途经济对抗的人来说,否定读书人做官考举的道路,这对清代的许多知识分子是一个另外的诱导,封建王朝要把读书人都诱导到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然后呢,帮他来巩固统治政权,《红楼梦》里主导的思想叫他不要走这个路,完全是相反的道路,就是《红楼梦》第一个方面的思想。“
   可以看出,这个思想是积极的反封建的。但是,我们现在的现实社会不一样是变相的科举制度吗?积极非积极恐怕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说这话就有点欠完美,应该把后话也说全了,省得让人误会。
   
    2. 言红楼梦思想中“第二个就是婚姻自主,婚姻自由“。
   
    其中宝黛本无可辩驳,但后来还说到了尤三姐自刎而死这个问题,我认为这就不该归于这个思想里了,该归于3或另分一类,因为这涉及的是贞操观,和婚姻自主没什么关系。

    3.关于 “第四个方面,平等友爱。”
    
    这可以归纳在第一个思想里,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类似反科举制度)即可,可是这么单列出来,便稍显幼稚。(这点我可能说的也不太对,欢迎批评~)
  
    4.第五点思想我认为完全多余!
   
    或者说是分的不好。
    无疑冯老举此例是想说明第五点思想是“理想主义”,然而主义二字并没明确提出,有点遗憾。
    此外元妃省亲一段说了很多,但真正想说明什么,却不太清楚,看似想说明曹雪芹“是一个超前的思想家“,可是我并没有从元妃的例子中看出来。我认为这是个大漏洞。
 
    5.谈表现手法时

    表现手法一和二没什么大区别,完全可以归为一类,不知为何还要细分。

    6.更为搞笑的是:
   
   “贾宝玉坚持自己走自己的道路“,真是。。。试问红楼梦里坚持走自己的道路的人还少吗?这又算什么特殊表现手法了???迷惑。。。。

    7. 关于贾政这个名字

    我无权说这种猜测不对,但是我不能承认这种猜测,因为冯先生没有提出“贾赦“这个人名的问题。你既然提出贾政为“假真”,那我就能说贾赦是“假设“,我还能说贾政是“家珍”之意,如此高的身份这么轻易的缺乏系统的揣测,是不科学的,尤其是作为一个身份很高的“红学家“来说,更是不应该的。

    8.宝钗的“冷“问题,老生常谈!

   “薛宝钗教训林黛玉,说你不知道我当时也是很淘气的,我小时候也喜欢看《西厢记》,《牡丹亭》我都看,后来被父亲知道了以后,又打又骂,烧的烧,撕的撕,全部毁了,这以后才学的规矩了,现在再也不看这些了。“

    从红书前后文中不难看出,这段话本是展现宝钗与林和好的片段,算是宝钗比较反常的一幕了,而讲座者却于此后将话锋一转,提到宝钗的冷,可以说,这个例子是非常不合适的,他倒不如讲宝钗于金钏死后在王夫人处安抚时的那一段表现,虽然那个片段更俗些,反而更能体现说者的意图。因此最后一个论据也是没有找好。

    二:本是个小讲座,but...

    综上所述,可以说通篇讲的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一个红学家做出这种水平的讲座无疑很让我失望,当然,如果说这个讲座是普及型的,给小孩子听的,那我也无话可说,可是当主持人最后结尾时,竟然说: “帮我打开了一扇重新阅读,解读《红楼梦》的一扇小窗。如果我们今天重新回头来读《红楼梦》….”,简直就是在拍马屁,同时也可以看出主持人水平如此之差,此文讲的并没有很新颖的东西,主持人原来却连这也不知道?这么薄的中文底子,当初是怎么考上主持人专业的?
    不过还是冯老虽然高龄高身份却"非常聪明,非常谦虚",最后补充说:“《红楼梦》里有不少的表现手法,不少的语言要反复琢磨才能把它弄通,当然有时候呢,也会琢磨得过头,弄得不对,那么我这里头也说不定有说的不妥当的地方“。
    比起谦逊来聪明显得更多些,把自己前面说过什么错处都给打回原场垫下底子了。。。。。。高人~~

    很久没批评人了,难得抓住这么一个“漏洞多多”的文章,爽快了一下~~嘻嘻~~我也不知道这位冯其庸老人到底为人如何学识怎样,不知者不怪,我是就事论事罢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