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社区互动>>焦点新闻事件>>第九期热点话题"中国飞天">>【网友精华文章】>>神舟五号前瞻--经济篇

主题:神舟五号前瞻--经济篇
发信人: matmay(风伴流云)
整理人: matmay(2003-10-16 11:38:17), 站内信件
    载人上天计划为何没有私人机构去独立运作?首先,经济上的消耗和前期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以阿波罗登月计划来计算,总共花费了三千亿的美金,试问那个私人机构可以拿这么多的资金来用于一种高风险活动,而且投资的回报期是长期的,铱星系统的关闭就是一个例子。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用数以百家研究所实验室配合,如果没有国家的行政指令和统一计划又怎可保证。

    为何国家要花数以万计的人力,数以亿计的资金去投入这个项目。主要是基于:政治需要、军事需要、科研需要、经济需要。首先政治上载人上天计划得到实施,将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也有利于社会的团结和谐。军事上保持一定的镇慑力,有力地保障国家利益。科研上,除了太空类的研究会得到直接的提升外,很多相关的飞船使用物料设备,都会比平常使用的产品作出优化。打个比方,飞船上显示器也比普通的抗震、低功率、体积和重量也减少很多,这也是科研上需要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经济上,如果说派人坐飞船到月球上,就可以装满黄金满载而归,可以肯定地说:这样搞飞船货运绝对是赔本的生意。而捡几百公斤的天外石头又能值多少钱呢?显然直接的经济利益是不会和飞行成本对等的,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国家愿意合伙搞个国际空间站。我们看看以下的资料:

  俄、美均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上建立专门的生产车间,进行了长期的空间生产试验,成功地生产出了半导体、光学玻璃、各种合金、陶瓷和超纯蛋白等产品。砷化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又是制造集成电路最理想的材料,美国一家公司仅1990年就在天上生产了40公斤优质砷化镓,每公斤价值达100万美元。如果在地面上生产,一方面投资巨大,另一方面受重力影响,地面生产的砷化镓杂质多、质量差。

    美国1984年在航天飞机上还生产了一种用于电子显微镜、微过滤器的聚苯乙烯乳胶小球,它在地面生产的最大直径只可做到2微米,且不同材料分层严重,小球质量无法保证,而在天上生产的小球直径可达4.98微米,材料混合均匀。1982年以后,俄宇航员在天上成功地生产了流感疫苗,美国宇航员4次生产出预防突发性心梗的药品。据测算,在天上生产药物一个月的产量相当于地球上同样设备的20年的产量。


    可以看出从事高增值的生产,利用太空的独特环境生产一些地球上难以制造的产品,太空的微重力、超洁净、高真空特殊环境,使它成为人类理想的空间科学实验基地,也有望成为工业材料和药品加工地,将是一个不错的出路。而且空间站或者月球基地的建成,完全可以通过无人飞船来担负起运输的任务,但成本只是载人飞船的十分之一。月球探索及开发,将是中国另一个项目“嫦娥计划”所担当,这里就不作深入的探讨。每一次神舟飞船的上天,都会留下一个轨道仓,而每个轨道仓都留有接口。完全有可能发射一个主体仓上去后,通过太空漫步接合起来,有可能用这种方式构建成第一个中国的太空站,这是一个相当经济而有效率的方法。

    传统的经济模型中,用成本和人工的合成,基本已经可以推导出商品的最终价格。而在新兴的知识经济中,是以市场的需求去确定价格,因而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增值,特别是具备独有的技术。载人飞船的研制涉及到天文、医学、空气动力学等数十个学科领域,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许多高新尖技术。可以说,载人飞船的发射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全面体现。当中涉及的技术改进、产品开发等的间接成果和航天考察成果,将为中国的科研技术起一个纵合的跃升。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因而受惠。期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大众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愿神舟五号的升空为我们打开新的纪元。

PS:该文章资料主要源于新华社,及新浪网版权归其所有。匆匆在神舟五号即将升空之际,写两篇文章分别从技术和经济上分析神舟五号的情况,也算为神舟五号的发射做点支持。文中不当之处还望斧正。


----
关注神舟五号的载人探空之旅,尽在中国飞天

 马 五 湖 四 海,
 剑 谁 与 争 锋。
 社 谈 笑 论 道,
 策 运 筹 帷 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