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旅 游>>神州旅游(游记/功略)>>华东篇(沪、皖、苏、鲁、浙)>>江苏>>乌镇、周庄游记

主题:乌镇、周庄游记
发信人: liaonianxin()
整理人: jaja(2003-10-16 12:17:49), 站内信件


江南水乡行 
乘坐广州至上海的火车,一路前行,上车后才发现原来国庆期间杭州不靠站,于是把原定的计划都打乱了,再三思量后,还是觉得去杭州好,于是在金华西站下车,再次踏上开往杭州的另一班列车,在车间站了三个小时,在腿还没有断之前,终于到站啦。事不宜迟,赶着上了去乌镇的班车,带着向往的心情,驶往这“传说”中美丽的地方…… 
(一)乌镇行 
也记不清,在车上过了多长的时间(事实上很快就到啦,只是坐车的时间久了才出现这感觉),到达乌镇已经天黑,一天一夜都粒米不曾沾,赶快吃了个面条,原本以为晚上进去,可以逃过那门票(60块,太贵了),谁知那些保安如此敬业,这么晚了还不下班,也规定里面的居民家不能招待客人,所以只有等待……这时,有一位阿姨(在景点里面工作)十分好客,招待我们去她家住,收的钱也合理,在她的介绍下,我们初步知道了现在这里的政策,所以就跟着去了南大街,进入这街道,一阵古老的乡气朴鼻而来,这街不是出名的景点,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走走的,青石砖后墙,而前面都是木头建的,除了一些店铺,家庭住的都是沿街一小木门,推开门,走过一小弄堂,才进厅堂,屋里摆设比较简单,不过地方好整洁、干净,而且后门就是一条江,打开小后门,听听大江的流水声,还有运货的轮船的汽笛声,感觉像住在船上(阿姨还给我们做了一顿较为丰盛的晚餐呢)。应阿姨推荐的方法,一大早就起来,吃过早餐就进去了闻名的水乡乌镇(果人不用买票就进去了),早上旅游团还未来,人很少地方很青静,漫步在这依水而建的小街,感觉真的言语不能表达的静,走过每一条小石桥,据说桥都有名字,自己却没一个可以记得住,也许就不应该刻意去记住。停留在小石桥上,看着小河两旁古老的小楼,真的好想在这些小楼上住上几天,感受一下这里的安稳生活。坐于建在水旁的小走廊,倚着栏杆,心好静好静,轻松愉快,感觉自己就是《似水年华》中的文,留在这安静的地方当个图书管理员也不错。不知不觉中,走进里街,两旁的店铺都还没开始做买卖,小步小步地走在石板路上,四下没人,真的有一种躺在石板上的冲动,想想事情,但是静下来,又感觉烦恼全消了,根本是没什么好想的了……时间随着水慢慢地流去,旅游团的人越来越多,静已经说不上了,感觉只有吵,再加上非常敬业的保安员的驱赶下,我们决定离开了。 
(二)西塘 
要去西塘,得从乌镇坐车去嘉兴,再辗转找到车站,急不及待地向西塘进发……时间比想像中的过得要快,一下车,就打电话去找慎德堂的主人(网上多人推荐的好地方),王家的传人(好像是第22代传人,是位阿姨)出来迎接我们,带我们穿过几条弄堂,窄窄的黑黑的,像进入迷宫,阿姨说,这里每个弄堂都可以进入古街,其实自己来玩的根本不用买门票,只有旅游团车才要买(于是我们又省下60块钱)。慎德堂的后门好小,但是走进去,却别有洞天,里面的构造好古老,好多从电视上的古装片看到的篮子,好旧好旧,穿进大厅,有好多古老的东西在展览,好多老摆设,门楼有不少,“龙、凤、象、蝙蝠”(象征龙凤呈祥和福到),天井用的是青砖,传人阿姨介绍,在那个年代,普通人是不能有这个雕刻的,因为她家当的官较大,所以才有,而青砖在清朝要避嫌,是不能用的,是明朝沿用至今,这里历史这么长久,原来也是景点之一,门票要5块钱呢,我们住这里,也省下。阿姨安排我们住二楼,踏上楼梯,一步一声响,吱吱……楼上也是木板,也是一步一“吱”响的,感觉好像回到古代,阿姨说这楼是明朝建的,是西塘古镇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墙上有四幅古代美人的画,从画面我认得,有一个是林黛玉,其实的估计可能也是《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吧,走进我们晚上要睡的房间,一张较古老的大床,听说这是影片《和你在一起》拍摄的地方,这床就是主人家生小孩的地方,好像还听到几声初生婴儿的哭声呢,还有一张小床(本来没有,前面住的客人要求多加的,跟这房间完全不合适),一个梳妆台,几样东西合起来,很好看。穿过天井,穿小走道才走到正门,天啊,正门比后门还要小,原来那个年代这里治安好,这里的大户人家都把门建得好小作为掩饰,财不露眼嘛。刚踏进古街,因为是下午,人好多,但是配合这里的古建筑,倒也不觉得吵,一番太平盛世的热闹景象融入眼帘,像慎德堂这样的景点也不少,像著名的姚宅、西园等。这里著名小吃,粉蒸肉、一口粽,但我不喜欢吃。这里的街道、桥、河都比乌镇的要大,好多小游船,穿梭于桥拱下,在烟雨长廊上慢走,微风拂过脸庞,带来一丝丝快意。夜幕下的西塘,天特黑。不觉中一睡就到了天亮,这时的西塘下起毛毛小雨,小水滴落到河里,泛起小水圈,像无数条小鱼儿游到水面张开小口呼吸新鲜的空气,站在石桥上远看,烟雨长廊的小店正在生火,散出的一阵阵烟雾,这大概就是烟雨长廊吧,果然是一绝,真的看得人心醉…… 
(三)周庄 
在慎德堂传人阿姨的老公介绍下,我们经水路去周庄,小船(应该是运货的小船)摆渡到了另外一个小镇卢墟,这是一个好清静小镇,可以看出也是一个有着纯扑民风的地方。这里路况也不太好,车子颠簸前进,不久就到了这个世界知名东方水乡——周庄。由当地妇女带我我们从后门进去,20块钱,相对门票60元也省下了40元。刚踏进这个水乡,就有一股浓浓的生意气息,不过这里的景色也确实好美,无论走在那条街道,都会被这四面环水的街道深深吸引,这河流呈井字形从镇中穿过,素有“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特色。小河两旁的工艺品小店铺吸引着来往的行人,老板与游客议价的声音充斥着整条街道,好生热闹,特色店铺也很多,像我就很喜欢“三毛茶楼”,台湾作家三毛回家寻根时曾来过这里游玩,坐在这茶楼上,边品茶边欣赏窗边划过的小游船,别有一番风味(可是我并没有在此品茶,有点可惜)。我比较喜欢静,总觉得这里商业味浓了点,游玩的过程中,还目睹两家店铺为抢生意互骂,把这么好的地方给搞坏了。找了一处游人较小的河边坐着,这阴雨天气,为这里添上几分恬静,古楼、走廊、绿树、游船,映入眼帘的分明就是一幅风景画,看得人心欢喜。坐在贞丰桥旁的小石凳上,尝着贞丰酥,还听到划船的妇女唱起一首颇有水乡特色的“水歌”(因为是带水乡特色,本人坚持命名为水歌),歌声嘹亮,虽然听不懂歌词,却很好听。这水城有很多桥,据说都有名字的,记得“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还有“双桥”,双桥非常有特色,“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人抬的轿子从前门进可以理解,那小船怎么摇到家中呢?当你站在双桥上,你就不会感到意外了。双桥之畔建有古戏台,没缘在此看一场中国戏剧精粹之一的昆曲,又是一大可惜。据说这里好吃东西有好多,更听说猪蹄味道有多好,但我还是爱“大闸蟹”,吃过真让人回味无穷呀。 
本次的水乡之行,告一段落了,我喜欢乌镇的静,西塘的古楼和弄堂,还有周庄的繁华和热闹,水乡就因为有水、有桥,各具特色,让人留涟忘返 http://photo.163.com/showpic_original.php?username=liaonianxin&pid=2072531&_dir=%2F316768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