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荧屏红楼 图籍聚焦>>电视红楼(剧本/剧照/相册/内幕)>>《宝黛话红楼》(众演员书)>>《宝黛话红楼》王贵娥:红楼选美>>《宝黛话红楼》王贵娥:红楼选美 (二)

主题:《宝黛话红楼》王贵娥:红楼选美 (二)
发信人: chocho.1(暗夜紫)
整理人: chocho.1(2003-10-07 18:17:48), 站内信件
男士还是先靠靠边吧,因为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女性。    
    我把注意力转向了两位美妞。那位个子稍矮的姑娘,机灵、活泼、进屋来就只听她一个人的了,好象她一切都很在行。但她的个字太矮了,哪儿都圆乎乎的,演个现代少女倒是极不错,进“贾府”嘛,似乎还得考虑一下。    
   哎!怎么那一位一声不吭?一进门就昂头。猛一看并不是特别的吸引人,算不上十分漂亮,但却有她独特的气质:中等身材,全身留黑,一条非常合体的黑裤子,一双黑跟鞋,一件中式袷腰高领黑棉袄,并不很黑的头发往上高高地挽了个髻,在满是黑色的衬托下,本来就显得白净的脸蛋就越发白净了。好啊,全然一副安娜的打扮    
    她坐在那里,一点笑脸也没有,头往上扬著,眼睛不时左右斜视一下,简直是个骄傲的公主,十足的冷美人,我脑子里的妙玉顿时和她混为了一体。 ……    
    中央电视台的审看间里、关键人物全都集中在这里审看我们从外地带回的候选人录像。    
    气氛紧张,严肃。    
    “这个男孩子叫什么?他就是我的宝玉了!” 导演兴奋地说。    
    “对不起!导演,他叫侯长荣,他有一米八的个子,如果让他演宝玉,那么黛玉又该找多高的呢?”我们急忙解释和请示。“唉!”导演叹了口气,“反正不能扔掉,太可惜了,先留着吧,我会派他用场的。”    
    “导演,你看这位妙玉怎么样?”    
    “不行!不够美!”    
    “不!导演,你看她有她的美,她的这种冷美起码同一些女孩子不雷同。大观园里的美人总不能是一种性格吧!”    
    “到底是你们带回来的,那么护着,好,先留下再说。” ……    
    后来,这位高傲的公主沈琳演上了“俏平儿”。一米八的侯公子演上了柳湘莲和北静王两个角色。    
       
    扬州之行    
       
    早听说过扬州小市,风景秀丽,多出美女。 刚踏上这块土地,我便想起了姜夔《扬州慢》的头两句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我们下榻瘦西湖畔的一个宾馆,门前是一条长长的小河,河水悠悠流淌,河两旁是用石头砌起的河床,石头缝里长满了青藤,杂草,配之于小巧的码头,别致的石桥,显得古色古香,果然是一“佳处”。    
    前不久,上海越剧《红楼梦》“黛玉北上”一场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扬州人提起这件事时还略有几分的自豪。宾馆的院子里种满了竹子,还有腊梅,此时正是腊梅盛开之际,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幽香。 环境安静优雅。我想象着,在这块院落里出现个林妹妹、宝姐姐,或是迎春,探春、惜春这样的姑娘应该是件理所当然的事。    
    “夏老师,王老师,她们来了!”我从幻想中惊醒,上午那位热心的推荐人领着一群姑娘来了。呵、又是一大批!一间不大的会议室挤得个满满当当。    
    我在会议室环视了一周,挨个儿目测了一遍。我好生奇怪,这些扬州姑娘怎么个个都跟北方姑娘一样的高大健壮!夏老师皱起了眉头,我也暗暗叫苦。寄予最大希望的地方又可能落空了。这场“选美”自然是双方都不悦而散。    
    下午就要离开扬州了,抓住上午的空儿又跑了个戏校,这帮孩子又太小了点,尚不能看出个眉目来。我们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扬州,在去往汽车站的路上还不死心,四处不停地张望,盼着出现个奇迹。    
    汽车马上就要开了,我终于忍不住问了来送行的同志:“不是说扬州出美女吗?怎么我们就没看见一个?”    
    “扬州出美女是句骂人的话,因为旧时扬州很苦,很多姑娘要从这里卖出去!”    
    “哦,对不起!”    
    “不过,也确实出过几个不同凡响的,沈丹萍,林芳兵不都是我们扬州的吗?年年都有人到这里挑人,好的都给挑完了!”    
    坐在晃晃悠悠的汽车里,我也想起来了!我们在江苏省扬剧团挑走的“北静王”、“平儿”不也都是扬州人氏吗?    
       
    小个子一鸣惊人    
    
    这几天,成都市一天比一天热闹,商店的货物一天比一天丰富。哦,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我们忙得晕头转向,完全忘却了我国这个重大的传统节日。    
    猛然间,我们都想家、想北京了。可不是嘛!已经出来两个多月了,更何况又值此亲人团聚的春节!今天骑自行车跑了一整天,真够累的,恨不得现在就躺在床上。刚和衣躺下,便听有人敲门,没待让进,随着敲门声,便传来了高声大语:    
    “夏女子,你郎格搞的嘛!给你打了一下午的电话,也没得人接!”夏老师的四川老乡,文艺界的老同行,热心的推荐人领来一大帮四川姑娘,蜂拥而入。    
    夏老师跟她们热烈地寒暄,我趁机站起来,习惯地在屋子里又转了一圈,一一过目,这是我们俩的默契配合。    
    你别说,这群四川姑娘个个都挺顺眼,今后,应该改成“四川出美女”了。目测后,除了三名不大理想外,其余的都留下了,于是,很快的就给她们分配了“角色”。    
    小李挺爽快,模样也俊,试“黛玉”硬了点,试试晴雯吧!小张挺温柔,但又缺点大家闺秀风度,就试袭人吧!小周可以试试平儿。张莉坐在一边半天不说一句话,木呆呆地让她来个二木头迎春吧!还有你试试鸳鸯,她试试紫鹃,嗯,基本都齐了!就剩下墙角边的那个小个子,眼睛上还有一道疤的黑皮肤姑娘,她试个什么角色合适呢?    
    夏老师急冲冲地跑到卫生间,突然冲我大喊:“小王!你快来一下!”    
    “怎么回事?肚子不好?没带手纸?,我心里嘀咕着。”    
    “就剩下这最后的一个了,让她试什么?快想想!”她催促道。    
    “一下子我也想不起来,看样子她倒挺拔辣的,但要个儿没个儿,又不算是特别漂亮,演丫头气质大了,演夫人小姐个子又不够!”    
    “那也得先安排上一个,听说挺会演戏的,最近刚上完一个电视剧还不错。”夏老师极力推崇。    
    “那就随便找一个吧!反正不是敲板了,探春怎么样?”    
    “好,探春就探春,你快给找一段。”    
    我们结束了一场战斗似的走出来,只见那位被冷落的小个子姑娘依然若无其事地坐在那儿,知道我们进来后连头也不抬一下,漫不经心地在翻阅《红楼梦》。    
    这些参加入选的演员,今天就要参加录像了。李老师也从崇庆县带回来几名。临时化妆间,服装间,录像室都充满了紧张严肃的气氛。我们又兼化妆,又兼服装,还得兼剧务,兼导演,一通忙乱。  李老师走到我们面前小声说道:“有位小个子姑娘,眼角上有道疤你们知道吗?在镜头面前会暴露吧?”    
    管她怎么样,先录上再说吧!又不是正式拍摄,再说人家已经在化妆了,总不能让人扫兴呀!    
    老远的一个角落,小个子自己请来的化妆师正在认真地给她化妆。    
    由于服装、首饰不够,所以,前面的一录完,立刻就要脱下来给后边的穿上戴上。终于快完了,就剩下最后一个小个子。    
    “邓婕,快点,就差你了!”    
    “快点,师傅们就要下班了!”    
    她从容地走到机器前边,自如地表演着。    
    录像室好安静啊,只听见脚步声,喘息声,和偶尔的一两声轻轻咳嗽!    
    “啊,她和张莉真上镜头!”    
    “怎么变化这么大,简直换了个人!”    
    “我显得丑死了!”    
    “我那么胖,傻乎乎的!”    
    几个已录完的小姑娘在一边小声的议论着。    
    唯有邓婕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夏老师吹着我的耳朵说;“怎么样?一鸣惊人吧!”    
    李老师在一旁也不住地点头。    
    唉!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这个小个子便是后来扮演“凤姐儿”的邓婕。    
       
    好似仙女下凡来    
       
   太匆忙了,春节还没过完,又要第二次离开北京了。导演说:“演员还远远不够,还得继续寻找!”老孙和小李赴广州、云南;老李和小赵继续留京。老夏和小王老搭挡!上哪儿呢?该去的地方似乎都去过了。    
    我们来到了“七仙女”的家乡。一到合肥,我们就往黄梅剧团跑,真希望这会儿能从天上掉下来个“七妹”,那我们绝不会象董永那样“大路不走,走小路”的四处躲闪,一定要冲着她迎上去。    
    突然,远处传出一阵悦耳、甜美的黄梅戏,真有点当年严风英的味呢!    
    莫不是“七仙女”真的下凡来了?我们迎着歌声寻去。    
    原来是位年轻演员正在排古戏“孟姜女”,遗憾的是本人长相没有歌喉那么甜美。团里较好的已借出去两个,有几个正在上海拍《龙女》。    
    有人推荐说,有个叫袁玫的挺不错,可以演王熙风,不巧她又刚回芜湖探亲去了。    
    来得不是时候,白跑了!    
    不过得赶快给那位袁玫小姐发个电报,让她速回,既然不错就不能轻易把她放掉!    
    我们继续奔波,一天下来,又乏又累,满身的土。    
    洗个澡吧!我们准备耐心地等待奇迹的出现!    
    不冷不烫的热水撒在身上,真舒服。疲劳、烦恼随着流水顿时冲跑了。    
    “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浴池外传来夏老师的声音。    
    “怎么不来,我说好了,随时找到人随时给你们带来。”这是今天给我们当向导的李婷同志的声音。    
    “看看,这个姑娘漂亮不漂亮,省歌舞团拉小提琴的,到外地演出刚回来。”    
    “小王,你快点出来!仙女下凡了,非得吓你一跳!”接着便听到夏老师冲我大声喊。    
    我心里琢磨着:“夏老师骗我,她也要急着洗澡吧?”我慌忙的穿上衣服闯了出来。    
    眼前的一位姑娘真把我怔住了;穿着对襟棉袄,干净利索,异常朴素淡雅,长长的头发梳了一条齐腰眼儿的大辫子,白皙的脸上飘着两朵红云。    
    她感觉到了我正在审度她,便把一直低着的脑袋微微抬了一下,翻动了一下眼睛,很快的又垂了下去,脸颊变得更红了,眉头收缩了一下,泛起一点点忧伤,好一个林黛玉的艺术感觉!我不由得兴奋起来,忘情地走过去拉了她一把,她终于抬起了头,我的兴奋消失了!    
    上帝啊!你造就的人怎么总是不够完美呢?如果能把她两个腮帮都削掉一点,那就是黛玉无疑了。她后来还是参加了黛玉的竞选,虽然落选了,却演上了秦可卿的义女宝珠。 她委屈得很,要求演个小姐,不演丫头。编剧之一周岭老师幽默地说:“元、迎、探、惜”都有人选了——,后面应该来个“啊”!你就演“啊春”小姐吧!可爱的“啊春”小姐,演戏感觉虽然不太好,但在剧组唱起歌来,谁也比不了她的韵味。    
       
    宝二爷变成了瑞大爷    
       
    在安庆只有一天时间。夏老师留安庆市,我去追踪正在乡下演出的安庆地区黄梅剧团。又是一无所获!来的时候我记得这路还没这么难走,不一会儿就到了,返回时,同样一条路既坎坷又漫长。“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正值黄梅季节,牛毛细雨连绵不断,路上尽是一潭潭烂泥,吉普车在田埂路上一高一低的颠簸着,五脏六腑都快颠出来了。车子每经过一个村子,小孩大人都惊奇地跟在后头跑上一段,嘴里还不断地喊着、嚷着,一般都是那些背着小孩的大孩子跑在最前头。    
    空旷寂静的田野里,农民正赶着牛在犁地,做春播前的准备。    
    对了,不知听谁说过严凤英就是这一带的人。生活啊,多么不可思议!当年在这里打过猪草,也许还常唱起几句“对花”的穷孩子,一下子成了举世闻名的黄梅戏演员,一下子又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当吉普车开进宾馆时,天色已经黑尽。    
    “小王,你可回来了!你看这小伙子够帅的吧!人家是特意卸了装从剧场赶来的,一会儿还得赶回去重新化妆上后面几场戏呢!”    
    真难为人家了,就是为了让我看上一眼,一晚上竟要化两次妆。    
    “请坐,真对不起!路上不好走,回来晚了。”    
    我觉得非常抱歉。    
    “没关系。”小伙子夹杂着安徽口音说。    
    见鬼!这安徽的冬天比北京难受多了,躺在床上,总也没睡着,夏老师也跟烙饼一样的翻腾着。    
    “小王,你怎么不表态?对小伙子的印象如何?”    
    “我说不上,反正我觉得他肯定不是贾宝玉。”    
    “他不就是脸上长了点青春美丽豆吗?”    
    “不尽然,即使算是宝玉,首先皮肤质感也不好,何况——”    
    “没关系,我明天就去找他们领导,他们也太不象话了,一个演员的脸被糟蹋成这样,还让化妆、演出。”  ……    
    一天,在圆明园学习班里,夏老师告诉我,“我已经给安庆文化局写了信,他们非常支持,已经不让马广儒参加演出了,他正在治脸,他们也非常希望安庆能出个贾宝玉。”    
    安庆市的“贾宝玉”说来就来了。可是他一下车,便听到了夏老师的埋怨声:“小马,你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你把脸彻底治好了再来吗?怎么没治好就来了呢?这让我们怎么跟导演交待嘛!”    
    高高兴兴刚下火车的小伙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数落弄哭了。他坐在接他的小汽车上一言不发。    
    “你是坐来还是睡来的?”我没话找话。    
    “我们文化局给我买了一张软卧票,我坐软卧来的。”    
  真不简单,居然坐上了软卧,不愧是安庆市的宠儿——黄梅剧院的正派小生!    
    马广儒演宝玉的确不合适,呆得不自在,他想立刻回安庆去。    
    此时,许多好心人都来安慰他。    
    “老师!没人给我配戏,这段练习让我怎么练?”试王熙凤的乐韵在吵吵。    
    “那怎么办?男演员太少了,他们是身兼数职,实在抽不出人来了!”    
    “那他是谁?让他给我配配行吗?”    
    “你得问问人家自己!”    
    “行,我来结你配!”小伙子带着重重的安徽口音小声说。    
    绝了!才准备了两遍,他们就配合得这么自如默契!    
    “我想着嫂子,就遇见了嫂子,这不是有缘吗?”除了台词有口音,把“缘”念成“匀”外,倒很有点气质,表演技巧也都象那么回事儿。    
    “好极了,你就演贾瑞吧,真是歪打正着!”    
    小伙子也没想到:这么一段“贾瑞戏凤姐” 就把他给留下了。    
    你可别小看这个贾瑞,虽然戏不多,表演却很不错。不信,到时你自己看去。弄不好,兴许还能拿上个最佳配角奖呢!    
       
    一张剧照定前程    
       
 在安庆见她第一面,就觉得她挺可爱的。这么多的人选当中就数她较为出众。当时想专为她录像,可惜当地又没这个条件。把她带到合肥吧,她又要演出,离不开。    
    我们大家都在发愁,她也在屋里踱来踱去。    
    “你不是刚拍完《杜鹃女》吗?”我突然想起了她刚才的自我介绍。    
    “是啊!”她摸不清头脑的睁着眼睛,然后说,“我上《杜鹃女》时也是这样不安,总定不下来,等我觉得一点指望也没有的时候,他们又突然决定用我了!”    
    “你找几张满意的剧照,我们把它带回去结导演看,如果他要看真人的话,咱们就请他去看看《杜鹃女》不就行了?”    
    这位姑娘叫郭霄珍,她听了我的话,面露喜色。    
    在北京定候选人名单时,我们拿出了小郭的照片,还准备陪同导演去看一场《杜鹃女》 谁知道他一看剧照就拍板了,电影也不需要看了。    
    “这剧照就足以证明她是个漂亮姑娘,通知本人吧!”    
    小郭真幸运,一张剧照就定了前程。后来演上了十二金钗正册里的史湘云。    
       
    “宝二爷”的第一印象    
       
    在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吴祖光先生就曾说过:“我觉得贾宝玉是最难找的,他是理想人物,现时生活中上哪儿去找?你们万一拍不成,就是因为这个宝玉找不着。”后来,还真是这么回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跑遍全国各地所有的演员都定下来了,而且已经有了开机时间,可这位“高贵”的宝二爷还不知在哪儿。    
    一天,突然听说“宝玉”来了!在哪儿呢?惊动了所有关心他的人们,都想看看这个宝贝似的“宝二爷”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在八大处空军招待所院子里散步的时候,不知是谁介绍了一下:“这就是宝玉,叫欧阳奋强,峨影来的。”    
    我们擦肩而过,又走开了!在通往食堂的林荫小路上,我望着他的背影,天哪!这就是宝玉?这秃小子,虎头虎脑,嘎里嘎气,不大的个子,穿着一身宽大的衣服,活象个小土八路。吃饭时,他正坐我对过。    
    你看他吃饭的那股劲儿,真让人受不了,埋着头狼吞虎咽,脖子憋粗了,眼睛也瞪圆了,好象谁在跟他抢食一般,顿时,满头大汗,油嘴油脸。在这样的大热天里,这不是成心和自己过不去吗?大概是吃饱了,他站了起来,用手背往嘴上一揩,接着又用手心抹去头上的汗水,脏不兮兮的,哪里有点书生气?脂粉气?第二天午餐,我们又正巧坐在一张桌上,大家又说又笑,唯有他目不斜视,一言不发,和昨天一样专心致志地吃饭。我终于忍不住了:“哎!宝玉同志,你能不能慢点吃,我们谁也不会跟你抢的!” 大家一阵哄笑,弄得他怪不好意思。    
    “嗯?哦?咳!习惯!”脸似乎红了一下,然后才吞吞吐吐地说:“妈妈告诉我,出门吃饭不要随便说话!”啊!真是妈妈的好孩子!此刻露点儿乖巧劲儿了。    
    我立即解释说:“马上就要拍戏了,你应该注意点,戏里吃饭的时候太多了,怕你到时候改不过来!”他笑了笑,才说:“平时是平时,演戏归演戏。”    
    后来在屏幕上,这位宝二爷无论是气质还是作派,跟平时判若两人,显得尤其可爱!难怪“李纨”嫂子曾开玩笑说:“真想把他拉过来,掐一下,咬一口!”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