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rsearmor(马甲)
整理人: glonely(2004-03-21 21:39:09), 站内信件
|
交通tips:
从番禺去的方法(摩托):市桥开摩托车到新造镇,搭轮渡过去。
从仑头坐船过去。
开车过去:黄埔大道直上,约20分钟到鱼珠铁道口,见到去长洲的指示牌(在路中间,蓝底白字,但不是很醒目),右拐到鱼珠码头,乘车渡船到长洲码头,然后开车转过长洲,经长洲镇政府、南华工商学院、深井市场等地,到赤磡,过了赤墈(坎)大桥(实际上这个桥也没多大),就进入大学城工地范围了,这周围都是小谷围,随便找个村子钻进去拍吧。
偶是乘车去的,搭43(1元,火车东站到黄埔港线路,经天河东路,黄埔大道,也可以乘261,2元,从荔港南湾经东风路走黄埔大道到鱼珠总站,或者到广卫路乘517,3元,到蟹山站下),到蟹山站下,往回走,大约200米,到铁道口,看到去长洲的指示牌,往左拐,走大约4-5分钟,到码头,乘车渡船(记住,是车渡船,不是客轮),0.5元,到长洲码头,上岸后,沿大路,走大约3-4分钟,到公共汽车站。公共汽车没有线路编号,反正座上去就是了,1元,可用羊城通,坐到赤坎总站,记住,千万要叫司机提醒你下车,因为没有报站器,并且,到了总站你也看不出来的,公共汽车行驶的线路很古怪,兜来兜去的。
下车,看到"欢迎您再来长洲"的牌子,过了赤坎桥,就是赤坎了,就是说,你已经到番禺了,长洲属于黄埔区。
赤坎这边就是大学城的工地,属于小谷围了,小谷围有13条村,很多村的房子用红油漆写了“已核”的大字,就是说,要建大学城,需要拆迁!
偶回来时,天黑了,是打摩托车(8元)直接到长洲客轮渡口的,这个渡口一直开到晚上12点半,不用担心回不了市区。:-)
大学城就在小谷围里面,而小谷围是属于番禺区新造镇的,毗邻黄埔区的长洲镇。小谷围是珠江广州河段中的一个岛屿,隶属番禺区新造镇。全岛面积近18平方公里。
大学城的规划范围,包括小谷围岛及南岸处于城市中部快线和京珠高速公路之间、金山大道以北的区域,用地规模约43·3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35万—40万人,定位为国家一流大学园区。小谷围岛南北岸的交通联系通过两座跨江大桥、一条隧道及地铁四号线解决。
广州市二汽番禺分公司开通了新造小谷围专线空调中巴班车,头班车发车时间为早上7时,末班车为晚上6时,主要途经练溪、穗石村、穗洲、北亭、南亭、大朗、贝岗路口、赤坎等。不过我可没看见公共汽车。
下面介绍一下小谷围吧。
小谷围有古民居的砖雕、灰塑、门窗,明代的盥洗槽、井沿,各个历史时期的证件、书刊,不同时代的各种农具,民国文物藏身残墙败砾。
陈家祠仓库,有砖雕、灰塑、饼模、瓦刀、灯盏、门窗等,有些已经成为罕见之物。番禺博物馆也收藏了农具、桌椅、供桌、帽子、渔具等民俗文物。
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小谷围岛就有了初步的开发。史载,在广州建都的南汉第一代君主、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祖的刘葬于小谷围,其墓称为康陵,当地村民称之“刘皇冢”。在北亭村北亭小学附近,就有梁氏、崔氏两家族的宗祠近10座,位于小谷围西南的穗石村也是古祠堂“云集”,大多由陆、黄两家族修建,整体风格、式样与北亭村的又有所不同。位于穗石大道52号的林氏大宗祠规模最大,规格也最高。
地方志载,早在南北朝时(420-581),小谷围岛上便建有规模宏大的丛林资福寺和青泉禅院。小谷围至今仍要靠渡船摆渡,这里只有作坊式的小型加工业。但正因为如此,它的农耕文明被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在穗石村临近珠江的一片田地上,有一字排开的古炮台十几座,其中4座保存比较完整。古炮台是用鸡旦清、糯米汁、糖等拌和沙土筑成,至今坚硬如石。正在附近耕田的村民表示,这些炮台在鸦片战争时使用过,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这里设立了抗击英军的第三道防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