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文明与贫困

主题:文明与贫困
发信人: franklin6610(我思故我在)
整理人: franklin6610(2003-10-05 18:03:31), 站内信件
    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想做件坏事很容易,而真心想做件好事,那是得需要非常勇气的。在文革时期,有个名词叫“帽子”工厂,现在这个遗毒丝毫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深入人心,以至于任何一个人都会对一种现象可以毫不犹豫地去下个结论。
    
    这种现象,不能说全部过错都在于大众,而是社会上存在太多的骗局。让人迷失了判断方向,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而媒体们,大都是从意义这种高度去评判社会事件,再加上学者的研讨,很少能让人们看到实质性的东西。结果大都是偏离了事件本身的原意。

   前几年有些地方的医院,对急救病人,先治后付款。这本是件很好的一件善事,更是体现了人文的关怀,结果却是该医院负债累累。好事无法继续下去。这期间,使用假名就医的有之,救治后偷偷跑了的有之。医院是个特殊的机构,救人是第一要素这是肯定的。但如果很多人都去钻这个空子,救好就了就跑的话,那我们就不能骂医院对你之后的重病患者无钱不治的冷漠。因为大家都清楚,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也是凭工资吃饭的。若只做好事那医院绝对生存不下来。所以就有一个制度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到现在,好象什么不提市场经济就不时髦一样。其实,很多行业并不是一下子就让它们在市场中沉浮得了的。在国外,在香港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利用平时很多善长人翁的捐款充实到医院。利用艺员们的义演赞助一部份。这就解决了医院的部份实际困难。不象我们一样,做之前轰轰烈烈,之后难以为继时,只是反思一下了事再无下文。。

    以色列有个道德贷款。犹太智慧学院,不向学生提供奖学金,但设有一种主要由社会捐赠的“道德贷款”。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申请“道德贷款”既不用找担保人,也不用写借据,并且无论借多少年校方也不会追加利息。他们只要求申请者作出口头承诺,将来若有经济能力,便归还所欠。若没有,校方也绝不会向申请者追讨。办学25年中,每年都能接到大量捐款,毕业的学生也都会陆续归还“道德贷款”。仅在2003年,就收到往届毕业生汇回的几百万美元。学校因此从不缺办学经费,有实力聘请最好的老师。很难想象,这项政策在我国实行的后果。。。 

    有人说,有钱了才好办事,可从中国这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未能提供有力的证据说明它是对的。开放初期,温洲人先富了,可社会风气却每况愈下,人们拿着钱忙着做的一件事是为在世的子女修豪华坟墓。据那时报载,最贵的一个活跚乱跳刚刚九岁男孩的坟墓价值是50万。而学校,是学生不想上学,老师不想教书。全中国都充斥着温洲的假货。而现在呢?每天新闻上都是说着迈小康的故事,描绘着十年之后的宏图,但只要你关注着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话,你是十在也笑不起来。我经常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一个人的胆到底有多大!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女人在支持着他。那么我也可以说,一个腐败分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比法还大的人物在为他撑腰!纵观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到底那些所谓人物的人,心中装的人民还是他自己。

    瑞典经济学家冈比。缪尔达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除非连同文明一起消失,否则,我们将永远消灭不了贫困。

    其实道理就是这样,人类的每一巨大进步在极大程度上都是有利于少数人而不是有利最终承担了文明进步费用的多数人。所以,历史在前进,多数人依旧贫困的局面不会改变。这是事实,不需要太多的说教,太多的意义去掩盖它。说得太多的道理只能说明是此地无银,最后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