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ick_lai(Dick)
整理人: kinnyyang(2003-11-05 09:47:19), 站内信件
|
【 在 b8238 的大作中提到:】
:请帮忙在以下十二生肖中填上植物名称:
鼠尾草(Salvia spp. 唇形科)
是一小群植物的通称,因为细长的花序如鼠尾一般而得名。本属植物为一、二及多年生草本,其中许多种类花色美丽,在世界各地被栽植作为观赏用,并且某此鼠尾草也常被当作药材利用。台湾地区有8种,常见的种类有庭园中栽培的“一串红”、“一串紫”及野地里让人惊艳的“黄花鼠尾草”。这一小群植物花序皆顶生,都有标准的唇形花冠,即花朵分成上下两部分,好比张着嘴巴一般,特殊而逗趣。
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 Gaertn. 禾本科)
因其茎叶强韧,不易拉断,有如牛筋而得此名。常贴地而生,除之不易,所以是夏至秋季最常见的禾草之一。在指状花序的下方,往往有一落的花穗,是辨认牛筋草最显著的特征。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 Zucc. 蓼科)
老虎的拐杖?当然不是。“虎”字是说它的茎枝上有类似老虎身上的斑纹;至于“杖”字,指的是它的茎枝很粗,有如人们使用的手杖一般。它是一种高山上的大型草本植物,初夏发出新芽,可以当作野菜。夏季黄白色的花海和红彤彤的三角形瘦果,常将绿色山野妆点得热闹缤纷!
兔尾草(Uraria crinita(L.)Desv. ex DC. 蝶形花科)
也叫“通天草”、“狗尾草”等,高约1公尺的亚灌木,因花穗状如动物之尾巴而得名。叶子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背和花序均生有茸毛。花序长度可达30公分,密密的紫红花依序由下而上开放,模样可爱,令人难忘。果实小而呈螺旋状。根部是民间著名的药材,有开脾、利尿、杀虫的效果,小孩子胃口不好时,多喝以它的根部炖瘦肉的汤汁,效果绝佳。
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L. 龙舌兰科)
龙吐珠来自非洲,是马鞭草科家族的蔓藤植物,因开花时,红色的花朵自苞状的白萼中“吐”出,有如龙衔红珠而得名。其枝叶攀爬在阳台或墙垣上时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绿意。
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 蔷薇科)
蛇莓也叫“蛇波”、“蛇抱”或“蛇婆”,更有人唤它“鸡冠果”或“蛇蛋”。是一种茎节上会生根发芽的多年生匍匐性小草,叶具有长柄,三出复叶,每片小叶都具有粗齿牙缘。黄色小花开在叶腋处,在五片萼片之外另有五枚苞片状的副萼片,花瓣也是五片,雌雄蕊多数,当众蕾齐放时,颇有几分动人之美。花期几乎四季不断,随时都有红果成熟,点缀绿色的草地。
从平地到中海拔山区都可以找到,属于野地里的常见植物之一。成熟果实可以生食,全草可以用来止血、解热及除毒,对疔疮、胃病有特殊疗效。
马蹄金(Dichondra micrantha Uarban 旋花科)
各地的草坪、空地或斜坡间皆可找到的小草。茎细长,常贴地而生;叶片圆肾形,甚为迷你,有如缩小的马蹄,因此得名。可美化草坪或种成垂吊盆,也是著名的药草。
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 苏木科)
小乔木,因叶形如羊蹄而得名,为常见的观花园景树,春季开粉红色花朵,往往繁华满枝桠,极为热闹缤纷。
台湾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var. Setosa Li. 猕猴桃科)
与前面提到的猕猴桃是兄弟,同样是蔓性的灌木,但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山区。茎叶毛茸稀疏,与猕猴桃的情况大不相同。果实大小约只有猕猴桃的1/3,几乎无毛,但有鳞片保护。也是猕猴的美味食物。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苋科)
是人人皆知的一年生观赏花草,几乎整年都可看见,因原生种花序酷似鸡冠而得名,颜色有紫红、橙红、橙黄等。目前除了传统的鸡冠形花序外,更有扫帚状、羽毛状、球团状等栽培品种,观赏价值大增,从而提高其栽培价值。
狗尾草
花序修长像条狗尾巴的植物很容易被叫成狗尾草,因此有三种分属于三个科的野花均唤作此名。第一种是上述的蝶形花科家族的“兔尾草”。第二种是紫草科家族的“耳钩草”(Heliotropium indicum L.),也称“狗尾虫”,为一年生草本,高约20至50公分,叶面及叶缘均有皱纹或皱褶,花序为沿花轴单侧开放的卷伞花序,形状既像小虫儿,也像迷你型的狗尾巴,甚为可爱。可种成盆栽观赏,也是民间常用的药材,为解热祛风、治疗肺炎等的良方。第三种是禾本科家族的成员,由于没有别的名称,所以被认为是正牌的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为一年生草本,是理想的牧草。高40至80公分,花穗圆筒状,长约3至6公分,因满布刚毛,与狗尾神似。
猪脚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 Zucc. 樟科)
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从海边到海拔2000公尺处均有分布的常绿性树木,每年会长出新枝新叶,就在新枝与老枝之间,有几圈猪脚般的环节,故名。又因新芽及保护芽的苞片呈红色,所以也叫“红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