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甜蜜十一月

主题:甜蜜十一月
发信人: sylvia( )
整理人: marco_0708(2003-11-10 12:11:29), 站内信件
这是一部悲剧电影,虽然它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名字,但它还是一部悲剧电影。 

其实,前半部分故事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部轻喜剧爱情片,而且也未必不好看,但编导还是义无反顾地把它变成绝对的悲剧。在甜蜜喜剧流行的好莱坞,这种行为本身就有悲壮的意味。和前一阵上映的《住家男人》一样,影片对生活本身提出思考,并以终极悲剧的形式将其强化。一定要等走到脆弱生命的尽头,才能唤起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吗? 

尼尔森是个视时间为金钱的广告制作人,起初在他的字典里,最宝贵的已经不再是生命了,而是金钱。他是个极度自信的工作狂人,但他遇到了更为自信的塞拉。 

塞拉这个人物在前半部影片里光彩照人,极富魅力。她以治疗问题男人的角色出现,带着无比的慷慨和仁慈,她几乎每个月治好一个男人,恢复他们对生活本身的热爱。这种以自然时间分段的方式,和塞拉极度慷慨自信的行为,几乎使她靠近某种类似天使的形象。尤其是开始的段落,分明带着一种“你是我要的男人,无论怎么样都要搞定你”的态度,形象鲜明可爱,是吸引你看下去的绝对力量。 

从根本上说,不是剧本的错误,而是整部影片摇摆不定的定位,造成了影片后半部分的失误和整体的不协调,剧本只是体现了这个矛盾。最明显的就是,影片的片名定为“甜蜜十一月”(Sweet November),但其实是一部悲剧影片,其结果必然是让喜欢喜剧爱情片的观众失望。这个矛盾也直接影响了影片本身,前半部分的甜蜜喜剧和后半部分的凄凉悲剧形成极大的反差,几乎令任何一个有丰富观影经验的人(呵呵,其实是说我)都难以接受。其实,无论影片按前后哪一种类型发展,可能都要比现在更好。前后两部分都有很好的自身素质,只是水火难容,一旦被捏合在一部影片里就象臭豆腐加沙拉酱了。 

“宝贝,这就是自由,不用再穿什么西装了”,在这样爽朗自信的对白之后,你还希望看到一部悲剧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开阔的胸怀是绝对可以体会的,没必要再用扭捏的悲剧强调。蓝天、阳光、沙滩、小狗、善意的付出、爱心的回报,这一切都是最有说服力的词汇,描述着生活的本来意义。 

生命是如此脆弱,刚刚捕捉到的幸福又会马上从身边夺路而去。到了后来,塞拉已经成了尼尔森生命意义的代表,但她如花的生命却即将凋谢。生命中最痛苦的,就是这种无可奈何。在最后的段落里,应该说导演还是准确把握了这种悲剧情调,处理得煽情而有回味,是影片最精彩的片刻。 

在影片根本类型的矛盾中,一些情节处理上的草率粗疏,都已经成了次要的毛病,只是更加有力地指出影片的症结所在。塞拉和姐姐、家庭的纠葛,甚至可以想象到,作为一个喜剧片的大团圆结局是不够份量的,但没有被影片处理为“最后的甜蜜”,甚至没有给个“说法”,也是难以原谅的疏忽。还有尼尔森的工作,如果是个和蔼可亲的老板出现,会不会击溃塞拉刚刚建立起来的生活观念呢? 

无论如何,我还是愿意抛开一切打扰我的因素,而把这部影片归类为悲剧,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也正是这种不完美才令我们思考生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你使我明白了一切,而你也使我失去了一切。我替基努·里维斯说。


http://images.163.com/images/entertainment/0102/sweetnov00.jp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