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黔山漫话>>【黔言碎语】>>〖飘帮故事〗>>大家看《向左走·向右走》没?

主题:大家看《向左走·向右走》没?
发信人: magicdr(巫医)
整理人: ybjing(2003-11-21 11:29:47), 站内信件
左右的缘分

缘分在左面还是右面呢?

还是独自在他乡,过着不想家不思念任何女孩也没有任何女孩牵挂我的日子。出门的时候呢,有时向左走有时向右走,有时坐地铁有时坐摩托。然后,买碟,有个名字的就看,不管是自己成为了别人的商业还是别人娱乐了自己。
那个晚上,从每天路过都要熟悉的跟我打招呼但从来都不肯少1块钱的碟铺老板处拿的是5张碟子,其中2张是以前买的影版来换的——熟悉的老板也常拿影版来让我锻炼身体跑上跑下的换碟。回到家后,先看的不是它,而是众望皆不归的《终结者3》。幸而在大量咖喱鱼丸、菠萝啤和无聊的剧情对我产生了极好的催眠作用,从而使得接下来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目光来体验有着“淡雅的素描画”之称的《向左走·向右走》。

金城武在我心中是没什么名望的,尽管喜欢他的《不夜城》,尽管他在《重庆森林》中第一个说那句经典的“一万年”,尽管他极似我KOF里在喜用的酷K’。而梁泳琪的印象则一直不错,主要是她极似她出名的几年前我无意中在广州看到的一个MTV中的女孩,黑白的,内容好象是说关于女孩的友情(怀疑,有吗?),到现在都不知道是不是她。当然,导演、编剧等也很重要,但对幕后的英雄始终注意力要弱一点。至于名人几米,最喜欢的作品反倒是《照相本子》。可能生活环境不同的关系,片子没外面说的那么感人或者淡雅。认为最精彩的不是所谓的高潮——跑到街上四处呼号(4587之类),而是女孩收到照片的一刹那。原来寻找了很久的人一直都在身边,但缘分就是让你找不到。如果片子以此为结尾,尽管大家肯定会骂骂咧咧的,却能更加体会生活的无奈。
罗嗦这么多,我一点也不想写影评,那是有才能的人才这么干的,我只是借用一段他们的写法。我想说说我和一个女孩的缘分。这个故事跟《向》从开始到结局都有着千差万别,不过我想说的只是缘分,无法顾及这么多。

其实我和许多女孩的确是有缘有“分”的。有缘千里相会后,接下来的也无一例外地都是分了的结局。我常常在卡拉OK里扯着嗓子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心里却一直渴望着不会分开的缘分。还是说那个女孩吧,又犯了爱跑题的毛病。
女孩是我隔壁班的小学校友。我知道她,因为我常常悄悄看她。但她说根本却记不得我,我也只好撑面子地作恍然大悟状“我们是一个小学的吗”。小学她挺黑的,据说是在三甲之列。不过后来跟这前三名都有过纠葛,分析下来,不排除我有恋黑的情结。
中学,她和我的一个好友同班,我常常打探她的消息,花了不少的信息费(我估计这是目前我从事信息行业的一个原因)。我们那个年代,所谓的恋爱也无非是些嬉闹玩耍的故事,起不了什么波澜。当时,我俩读的的学校走完一条街就到了,我就每每借吃早餐的借口到她学校晃荡。其直接后果是我回家写了几十次再也不迟到的检查。
至于高中,便没多少值得回忆的。我离她远了很多,不过她仍然和我的另一个好友同班。往来不多,只是每年固定地要遇上这么个一两次。比如同学的朋友生日,邻居的老弟出事等等。用她的话来说是一直认识我的,但考虑到当今女孩子花言巧语的手段,我掂量自己的角色也就这个小城市中的一个同龄孩子罢了。
终于说到大学时代了。还是同级,不同系不同班。据说大一的那一年,偶尔每周有一、两次大课会在一起上。但素来是得到“全逃奖”的我直到学年结束才知道,当时的那个悔劲啊……回想起来,即使我的作息时间与大众不同,但居然整整一个学年遇不上几次,真是可悲的。幸而一个学校一个年级总会有些机会。

想来大家都猜该说到平时大一的军训了。我那个年代,学校的军训排在了大一下的毕业考试后面。这真是极端不合理的,许多读完大一便退学或留级的弟兄们就常常吃了冤枉亏。不过实话实说,军训的那半个月我可没去找她——估计这么多年来没任何希望的也再不抱什么幻想。所以只是趁着洗衣服(天天是汗,受不了)的时间一个劲地去女洗衣房找一个声音很好听的和一个眼睛水灵灵的女孩穷聊。
但事情毕竟要发生的。缘分这东西古怪,你想躲它的时候却怎么也跑不掉。
军训以后是下乡实习,十天。本来准备打算预备下学期开始补考的我,因为和朋友们去游泳时,看见满池子的人象下饺子一样,一下子没了兴致。所以跑到乡下去混日子。下乡行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校安排几个年级的老师学生一起下去,散散心,看看有没有机会配上那么一俩对。据几个师姐教导,以往活动期间其配对的数量和速度都是非常惊人的。我不信。,但不否认心中有所期盼。
十天相处的日子是甜蜜的,尤其细节非常动人,直到此刻仍难以忘怀,但那是另一个故事。因为结局是我和她的一个死党好上了。那是个好女孩,我庆幸生命中有这么一段路程。世事无常,原因总是一大箩筐,经过总是美好的却没有说的必要,而结果却大多与最初的想法有着南辕北辙的差别。

又说完一段了,接下来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三人行。长吗?也许是在我的记忆中比较长吧,其实也不过一个秋天而已。直到在我关系非常好的一个老师用“移情别恋”来形容我的选择后,我以为终于可以和她一直走下去了。
但兴许开始得太晚,或者是开始得太早,谁知道呢!总之不是个很好的开始,所以引下来的也不可能有个好的结局。

当然,同她不再有什么故事以后,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女孩,但都没做成我的女朋友。虽然我对女朋友的定义与常人有异,但总体来说已经不去再想什么一辈子的话了(其实我也从未说过,只是在脑子里想想)。出了门后,世界更大了,认识女孩更多了。不过,我猜想是已经忘记了两个人该怎样相处,所以,一直保持着一个人的状态。

然后,来到第二个城市,进入第二家公司。在准备回家的前一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叼着烟,睡眼迷离,在公司的楼下,又遇见了她。算起来,她应该是刚研究生毕业,所以仍然带着股学生的稚气。忘了交代,她是本科毕业后直接推免本校的研究生,而我是以建校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补考状元几经波折才抢到的毕业证——这一点我相当自信,因为后面的师弟师妹们没开这么多门课,所以怎么都超不了我。
我看了她很久才反应过来,不禁大叹缘分之奇妙。她恰巧选到这个城市工作,我若不是换城市,换工作,为回家买机票早退,也不会再遇见她。由于我没从事所学的专业,和大学同学没了来往,而且我俩都搬过了几次家,所以,几乎所有的联系方式都断了。除非是象这样在街上相遇。只不过没想到是在异乡的街头。
不过,我是不会去说一个浪漫重逢的故事的。那种情况发生在我身上的几率等于零。

在我感叹许久后,才发现在她身边的另一个男孩。是他的男朋友,在大学时代就是。因为,我总是无法长久的和一个女孩在一起。所以,没想到他们会持续到研究生,还一起来到了另一个城市工作。已经过了很多年,不再可能有嫉妒的心情,剩下的就只是羡慕吧。一个寂寞了很长段日子,然后看见昔日的老友仍然还幸福地在一起生活的羡慕。

寒暄过后,留下了新的联系电话。不幸的是,我掉了手机,与她又重新断了联系。
我想了很久,没弄明白缘分让我们再次相遇的原因。
直到看了《向》。

忽然间,我记起了许多以前看见了但没又忘记了的事,那个男孩也是一直与她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有着许多共同的朋友和经历;也是在同一间大学在一起上了许多课组织了许多活动;也是一起下乡实习开心得相处了十天……直到此时,我才明白,原来这是他俩的缘分啊。我只是个配角。
当一个配角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说了许多无聊的话,做了许多无聊的梦,最后还是要退场的。看过《向》的朋友想必可以发现,那个医生的角色写得正是我。这是个可笑的结局,也是个令人轻松的结局。因为它把时间延迟到了许多年。

我知道他俩的工作单位,我想国庆节后是有机会去探望一下他们的。
能在他乡遇见老朋友,而且是两个,这本身就是件很愉快的事.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