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ng1015(阿色)
整理人: yong1015(2003-09-23 18:52:51), 站内信件
|
由DNA的磨码线谈到国内D9片基问题
最近见有同学反映,DNA又换了一条磨码金线,我在前几天写谍报时也发现了这种磨码线,其实这是DNA新用的一条IFPI生产线,此线和烫号金线一样属正版生产,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采用一种磨码机器将编号磨掉,最近大家见到的部分DNA金线都看不到IFPI编号烫过的痕迹,而是被磨过的痕迹,大家可以把磨码和烫码碟,拿在手里对比一下碟面印刷、盘基厚度,碟面质量,几乎完全一样,区别就在于磨码和烫码,质量好的磨码机好处就是把内圈磨得非常平,不象有些烫号工艺差的生产线把号烫得留下小坑或内圈不平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机器读碟能里,说到烫号工艺最好的也就大家公认的那条金线了,烫的痕迹好象一丝清烟划过,让人感觉很实在和放心,而这种磨码机目前已经在很多正版线也流行起来,逐渐取代以前烫码的工序,例如:双龙、时代、金峰、远景,等部分品牌D9或D5的片基都经常见到这种磨码痕迹,估计以后这种磨码机器将越来越多正版线所采用,便于加快了出碟速度的进程,而正版线机器编号越来越不容易辨认,不过谣传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金球常用的那条厚金银线,据说也是正版线,但好象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机器编号换下来做D版,所以生产出来碟根本见不到编号,不知是真是假。
话说回来,谈谈国内地下线,地下线最大的好处就是什么都不用管,直接出碟,速度可是一流的,不过很多产品的对机器兼容的质量就不敢恭维了,根据目前DY反映的情况来看,国内D9地下线没一条谈得上兼容性是最好的,有些机器上读碟流畅,而有些则马赛克不断或换层过不去,没了解具体情况的同学动不动吼制作问题,其实你有没想过到底是买的碟片制作问题,还是片基问题,或者是自己机器兼容性问题?我承认某些碟的确是制作上存在问题,其实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大家可以在论坛先提出问题时间段,让更多同学测试后做以回答,这样更便于确定问题的关键出在哪里,不过我相信不管问题出来哪里,以后都会逐渐改进,毕竟人无完人,更何况是D版碟呢,目前正是DVD制作飞速发展的阶段,制作技术只会越来越进步,以前的很多技术难关会被某些努力和创新的制作小组一一克服,做出更巴实的碟奉献给DY。
呵呵,神侃半天,话题扯远了,就此打住,相信大家在片基上也有进一步的了解,祝各位DY在购碟旅程中选到与自己机器兼容的好片基。
附图——
左边那个仍然不叫做烫,而应该还是磨,只不过磨得比较好,比较轻,正刚去掉IFPI号就行 (xudvd)
而关于磨内圈的片基,反正偶的不少LJ/SD的磨内圈片基,在我的DVDROM上一向都读得不错,所以,基本上看来我的DVDROM读碟情况作为不了参考了...读碟太强了...
烫号是要费事点,以前有些正版线不给烫,叫D商自己来烫,呵呵,DS只得全家出动,一人拿根烙铁来烫码,那才叫整死人 (大雄)
----
DVD/VCD+星光随想+军旅生涯
不一样的三无色猪
无钱、无房、无事业
喜欢美的事物,喜欢黑色,红色、蓝色、白色、女色,出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