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icesky_84223(玉蝴蝶)
整理人: byebye(2003-09-14 18:21:06), 站内信件
|
假期到头了,昨天是中秋,我却又觉得忘记月饼的味道好久。
中秋是我过的最平淡的节日,偶尔连到大街上走一下的欲望都没有。
有时还会碰到突如其来的雨,把我淋个不停,这让我想起张的雨一直下。
他的脑袋在这个娱乐圈里算是大的,唱歌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格外的有激情,
好象并没有不好的印象在记忆里出现过,前一段时间的歌,他与小S跳国标舞,
我又发现相比小S,他的腿好象不是足够长,这样的印象就有点怪怪的了。
人是上帝创造的产物。这个断论对于一些从事生物和医学的西方学者而言,
他们还是坚信不疑。这可能涉及到宗教信仰,但并不影响他们的思想,
他们应该可以很好的区分开来,所以克隆这种有悖上帝,遭到天主教徒反对的
事情,还是在文明的驱动下,不可遏止的出现了。
想起以前一首歌,里面说唱的词占了大部分,唱的只有一句。说唱的词有孔子的
大道理,也有现在的嘻皮话,里面的人一群热闹的摆着各样的姿势,不知道是
在嘲讽,还是自我娱乐。流行音乐进行到这份上,市场变成唯一的功利因素。
签约的时候,说好多少时间,出多少唱片,缺乏自我选择和足够的弹性时间来休整,
所以新人第一张专集好,可到了第二,第三张,往往为了赶市场的热潮,防止人气
散了,紧接的出,效果就未必很好了。可没有办法,用金钱累积起来的东西,商业的东西,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的利润,明白残酷,努力的活,才能看到自己的精彩。
这就让我想起那些商业巨头们。上次肯德基在食品中用了牛油,结果在印度的店被砸了,一群人出来示威。他们总喜欢偷偷摸摸的干些省力省钞票的事情,也总以为大家的眼睛是瞎的,不会看到,不过真相始终存在,不是空气这样透明,摸不着的,而是迟早有一天要现原形的。商业扩展遇到宗教和地方保护主义,阻力会很大,但也会很小。好象洁诺这个家用牌子,在中国是最有中国化时常的,很多人以为,都是中国自己的牌子,其实也只不过是个跨国的商业集团,他们做的很好,懂得融入所在地的文化,也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利润了。
音乐华语圈也是如此。最近几年,新加坡的歌手,在内地和港台,市场变的非常的大。以燕资和阿杜为代表,唱片销量在亚洲是可以突破百万的。一般的歌手无法比较,其他一些歌手也总喜欢在突破十万张的时候,大肆庆祝一下,这个可以理解,市场是已经变的非常不紧气。懂得以华语来武装自己,明白新加坡的市场是有限的,好象燕资每年参加各种颁奖,都是以台湾地区的身份出席的。这就是他们可以有国际感,但却并不被排除在华语圈之外,这就是他们成功的地方。
昨天看关的采访,记者问他,对画魂里的李嘉欣,表演你认为如何,是否可以和当年的张相比。当年关锦鹏和张曼玉的合作,造就张脱离了花瓶的角色,成为以演技著称的女艺人。关说,我以为他说的非常谨慎,对于还没有市场预期反应的片子,他只能说的谨慎。这个他很职业。他说,现在的时代不再是张的时代,没有一窝蜂的导演可能去找一个女艺人去拍戏,即使她显得非常出色,也不可能,市场变的很狭小。投资变的很谨慎。他的言外之意,李即使获得很大的进步,也不可能再达到张的程度,市场预期的反应和评论并不能催化她迅速的成为演技派的女艺人的代表。
李说,自己很累,演画魂虽然只有几个月,却感觉成长了许多。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我想也是。在我印象中的李,就是爱情故事里的美丽女主角,与几个天王的合作,无非就是英雄救美的题材,没有新意,也很难影起共鸣。甚至过后只是草草的忘记。我真的希望,在看到画魂的时候,能够让我想起以前张在甜蜜蜜里的表演,虽然她们是两个人,但某些东西是应该相通的吧。比如表达女人
特有的细腻和伤感。比如没有落泪却可以感觉到的命运纠结。
电影表达画面,画面传承人生片段,音乐响起,命运号角不断奏响。
我看黑白或是彩色,我听或是不听。
总会看到结束和散场。寂寞的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为别人流泪。
黑夜给我们光明的眼睛,我们却只知道四处摸索,而不做停顿。
那些想要的,那些为了不失去的,其实,都是那个安静的角落里,忧伤的回望我们。
我们却只是轻轻的走过。没有伸出手,没有,所以一切都结束了。
以痛苦的摸索结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