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esschuchu(★Jessie楚楚★)
整理人: air11(2003-11-27 17:40:50), 站内信件
|
CBR600RR 規格表
長 x 闊 x 高
2065mm x 865mm x 1135mm
軸距
1390mm
座高
820mm
乾重
169kg
引擎形式
四衝程水冷四汽缸DOHC 16活瓣
缸徑 x 衝程
67.0 X 42.5mm
壓縮比
12.0:1
總排氣量
599cc
最高馬力
117/13000rpm
最大扭力
6.73kg-m/11000rpm
傳動系統
濕式多片六前速
燃油供應
PGM-DSFI電子燃油噴注供油
前傾角
-
拖曳距
-
前懸掛系統
45mm正立前叉
後懸掛系統
Unit Pro-Limk單筒油壓避震
輪胎(前)
120/70 ZR17
輪胎(後)
180/55 ZR17
前掣動系統
310mm雙鑽孔浮動碟配對向四活塞卡鉗
後掣動系統
220mm鑽孔碟配單活塞卡鉗
依然維持599c.c.的水冷四汽缸DOHC 16氣閥引擎,汽缸的口徑及行程保持不變,不過在整台引擎的布局上就有徹底改變。把起動齒輪移到發電機的後面的做法加上重新設計左右引擎蓋,可以有效收窄引擎的闊度。這個設計配合中央高置式排氣喉的安排,使到CBR600RR的左右轉向角度極限均多出3度,可以大大提高彎道中的車速,對縮減賽道上的圈速極有幫助。
新引擎的擺放位置亦給重新調配,位置給移前了9mm及前傾了30度,除了使擺放重心更接近車的中心點之外,亦間接令到每個汽缸的排氣歧管曲位拉直了,令排氣效率得以提昇。
在引擎內部方面本田則著眼於減低運轉的慣性負荷,除使用更輕巧的物料之外,在VTR100F上開始使用的免螺絲帽曲軸柄亦有用上,使到引擎內的整體運轉部份可以再減輕多140g,令到高轉速域更見活躍。
全新CBR600RR的電子燃油噴注供油系統亦較舊款有所提昇,除基本的四支噴咀之外,還另外多加四支輔助噴咀於6,000rpm以後加入供油,而兩組噴咀的噴注量是由32bit速度運算的行車電腦去控制噴注量,使到能搾取最大馬力之餘耗油量亦得到有效控制,達到效能與省油兩並存的優勢。
經過多項改良及更高效能供油系統配合下,CBR6000RR的動力輸出為歷來CBR600中最高的,最大馬力達117ps/13,000rpm,最大扭力則為6.73kg-m/11,000rpm,為於賽道上爭勝多加一份保證。
Motogp直屬懸掛
除了車身造型及重心設計之外,CBR600RR亦由RC211V上繼承了車架及懸掛技術,使新車於操控性上有大幅提升。在車架、尾擔及車尾副架都用上最先進的鋁合金中空鑄造技術,使到整體有更高硬度之餘亦可以造到更輕巧,對減輕車重幫上了一把。
HMAS全功能調較45mm直徑正立前叉從前只在1公升級車種上才可見到,現在於600c.c.車種上出現可見本田是何等注重CBR600RR的行走性能。而簡直和RC211V一模一樣的Unit Pro-Link尾擔則更是大家的談論所在,其反傳統的避震器安裝方式使到其運作時大大減低了受到車架及前叉擺動的干擾,增加了行車時的穩定性及傳到騎士的路面感覺。
只在1公升級車種上才可見到的45mm正立前叉
Unit Pro-Limk單筒油壓避震 310mm雙鑽孔浮動碟配對向四活塞卡鉗 220mm鑽孔碟配單活塞卡鉗
Motogp直屬懸掛
除了車身造型及重心設計之外,CBR600RR亦由RC211V上繼承了車架及懸掛技術,使新車於操控性上有大幅提升。在車架、尾擔及車尾副架都用上最先進的鋁合金中空鑄造技術,使到整體有更高硬度之餘亦可以造到更輕巧,對減輕車重幫上了一把。
HMAS全功能調較45mm直徑正立前叉從前只在1公升級車種上才可見到,現在於600c.c.車種上出現可見本田是何等注重CBR600RR的行走性能。而簡直和RC211V一模一樣的Unit Pro-Link尾擔則更是大家的談論所在,其反傳統的避震器安裝方式使到其運作時大大減低了受到車架及前叉擺動的干擾,增加了行車時的穩定性及傳到騎士的路面感覺。
掣動系統方面CBR600RR亦十分之重手,CBR600系列歷來最大的310mm雙鑽孔浮動碟配合對向四活塞卡鉗提供充足掣停效能,而尾輪的220mm鑽孔碟配單活塞卡鉗則起著輔助的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