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2 影视评论>>⊙ 华语电影 ⊙>>[影评2]《千機變》—殭屍、愛情、特技,都只是明星效應的配襯?

主题:[影评2]《千機變》—殭屍、愛情、特技,都只是明星效應的配襯?
发信人: twinsqq(AngelBlue)
整理人: yong1015(2003-08-27 17:13:39), 站内信件
香港並不是今時今日才有殭屍 片,八十年代中期有《殭屍先生》系列,混合了喜劇和驚慄的元素,也曾帶起了一陣拍攝殭屍片的熱潮。九十年代之後,香港的殭屍片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冼杞然導演,林子祥主演的《一咬OK》(1990) 巳是這十數年來最重要的殭屍片,而此片的創作概念明顯是以五六十年代美國的殭屍片為依歸。自此之後,香港就好像再沒有出現過殭屍片,直至《千機變》的出現,基本上是企圖利用今日CG的技術,去重新界定殭屍片的存在價值。 

《千》片表面上是以特技為基礎,但本片能否透過特技去表達故事的中心思想嗎?本片的特技主要是放在人物的化妝及打鬥場面當中,不論是首場鄭伊健和何超儀在火車站跟Mickey Hardt的對打,基本上是有大型動作片的氣勢,而編導也成功帶出了因為何超儀的死,鄭伊健需要另覓拍檔的需要;這樣戲劇性的設計,道理上是說得通的,但人物在情感上的交流卻略嫌欠缺,到底鄭伊健有否因為拍檔何超儀的死,除了基本上難過之外,是否應該放棄擔任殭屍獵人的工作呢?相反的是,他卻更加積極尋覓新的柏檔,而這樣的設計,或者最重要的是,帶出Twins在本片中的重要性,正如電影的英文名字是Twins Effect,或者我們都可以相信,本片原來除了特技之外,明星掛帥才是更重要的,電影本身基本上只是需要一個故事綠葉,去反映出Twins在票房上的重要性。 

Twins在本片當中有多重要呢?鍾欣桐成為鄭伊健的新拍檔,而蔡卓妍則與陳冠希飾演的好殭屍成為一對,其實這樣的設計並無不妥,因為愛情故事或者已經成為殭屍片當中必須要的一部份,只是現在愛情在本片當中,只成為了襯托特技的一種技倆和手段,到了最後,愛情在本片當中其實也並不太重要,又例如片初蔡卓妍與杜汶澤的一段情,基本上對電影本身可以說是無關痛癢,實際上只是一個笑位的設計;本片由林超賢導演,他從前的作品,不論是票房還算理想的警匪片《G4特工》及贏得口碑的《重裝警察》,還是票房慘淡《走投有路》,當中其實有很多他個人相信,及自我投射的影子在當中,但在《千》片縱使在票房上已經得到了肯定,但我個人實在覺得,《千》片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林超賢自己相信的情懷在當中,或者可以說,他在本片中的表演,這是一個只按照劇本拍攝的技工而矣。 

本片的編劇為陳慶嘉及吳緯倫,我一直喜歡陳慶嘉的劇本,不論是《野獸之瞳》、《江湖告急》還是《戀戰沖繩》等等,從概念到文字都是佳作,但自從《絕世好 B》的胡鬧到《我老婆唔夠秤》創作上的妥協,開始令我覺得他的劇本是在有點沒精打彩情況之下完成的,這是商業元素的要求導致的結果嗎?《千》片中成龍主演救護車司機,基本上是路人甲角色,何以要突然佔這樣重的戲呢?相信這也是海外商業元素的要求下產生的情況,因此我開始明白這樣的劇本,實在難以去編寫,一個只有概念而放棄電影中人物性格及細節的故事,劇本的功能已經變得盪然無存;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我還是不太明白《千機變》這個片名到底的是意思什麼,是純粹發音好聽的緣故?縱使甄子丹有更精彩的功夫設計,但卻浪費了黃秋生演技的發揮;雖然這並不是一部差勁的作品,但我卻並不太鼓勵這部電影拍續集,如果是市場需要,電影公司倒不如還是拍攝愛情喜劇好了。 

資料來源:電影雙周刊 (撰文:梁維康) 


----
QQ:85564724
我唔O系人,我O系神,我个名叫E神~~~!!!!! 
1 
2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