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ng1015(阿色)
整理人: yong1015(2003-08-20 11:57:42), 站内信件
|
关于一三区音画素质的话题
作 者:flyerzeng
类 别:GOMOVIE畅谈 关键词:
简 介:
白看客:有个小问题请教F?HL的《教父》是1+3还是3,如果是后者,为什么到了这个份上了还只D三区版,技术上又不是做不到1+3。
flyerzeng:楼主去看这贴吧...........
http://210.76.166.250/forum/gomovie/638364.html
另外在这两处分别有文字和图解说明:
http://www.mov8.com/dvd/disc_show.asp?id=12098
http://www.mov8.com/dvd/disc_show.asp?id=12103
白看客:谢谢!基本上了解了,但还是有个问题没闹明白?为什么一区、三区画面质量没有区别?理由是什么?
flyerzeng:其实各区之间的图像是否有区别是取决于各个公司自己的策略和安排的,像FOX的各区之间,那是铁定会搞出区别来的,因为它就不乐意自己其他区的节目和一区品质完全一致。但有些公司并不是这样,长期以来这方面记录良好的有SONY、华纳、派拉蒙、MGM等,而其他一些公司则多少都会在很多节目上有比较多的品质差异的记录。
其实这也和DVD的发行制作有关系,一般美国大公司在发行上是分几种情况的,比较多的是两类,一类是同一公司在世界各地成立直接的发行分支机构,一类是总公司只提供版权,发行和制作由世界各地的本地代理公司完成。像上面的几个记录良好的公司中,SONY、华纳和派拉蒙都是在世界各地成立直属母公司的分公司或办事机构的,不过他们只是把销售,也就是发行交由本地代理商完成,而制作则都是在母公司的架构下完成。简单地说,流程是:总公司的DVD制作部门完成视频和音频的数字化流程,生成母带——>各地区的分公司提供适合本地区的节目方案和素材,例如本地区的字幕、配音等等——>母公司的DVD部门再根据这些素材和方案完成节目制作——>测试完成后送到生产部门安排生产——>产品生产出来后由母公司配送到各地区代理销售商——>消费者购买。基本上就是这么个简单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哪区,实际上在本地的公司是不参与上游的音频及视频数字化的这个过程的,最多只是他们的方案会提交到最后的节目总成这个环节,因此单纯的从音画品质的角度来看,上述记录良好的公司多数都会采用品质一致的节目来完成节目的制作,只是在制作时的一些外壳文件上有些差异,多数是地区因素和技术的原因,有意地压制其他区节目品质的现象比较少见,这点上和FOX就完全不同。
另外你上面提到一三区节目在生产时的物理差异,其实那是种误解,其实多数一三区甚至所有区的节目,一个公司都会交给同一个固定的加工厂完成制造环节,而且生产的技术要求也都是一致的,你说的那种生产环节出现的差异实际上比上面说的音画质量的差异还要少见。
另外补充一点,就是即使像SONY、华纳、派拉蒙这样的公司,为什么有时候在一些细小环节上还是会有些差异,这里需要举个例子:
例如为什么经常SONY、派拉蒙的三区会带韩文花絮字幕,但不带中文花絮字幕呢?
其实这个情况与派拉蒙DVD部门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它的三区分公司有直接关系,因为这些三区节目的构成方案是完全由这个三区分公司或者办事机构提供的,而三区的分公司制定方案是以下属各国各地区的发行代理商的信息反馈来决定的。这里面要谈的一个重点因素是,对于DVD节目的制作,派拉蒙总公司的DVD部门是要核算出成本的,也就是说,DVD中的每样东西也是有价格的,如果你得根据你能承受的成本来决定你的节目构成,否则加入过多的东西会使节目的成本过高,而影响销售的利润,成本也无法在销售环节中稀释。简单地说,如果港台的发行代理商向派拉蒙亚洲地区的分公司或者代表处要求给本地区销售的派拉蒙节目所有的内容加上中文字幕或者配音的话,那么派拉蒙就会根据这些要求开出一个价码,那么如果这个价格能够被发行商们接受,因为那样就导致产品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如果发行商认为这样的成本和利润率能够通过提高销量或者售价而被稀释,那么三区的派拉蒙分公司和办事处就会向母公司提交这个方案和素材,否则,就不会做了,相比之下,同属三区的韩国由于DVD的消费水准要比港台高,因此他们总能接受那样的成本和价格,因此这些公司就会给节目加上韩文字幕,而港台地区由于无法消化这个上升的成本,因此也就欠奉那些内容了。因为这样一些成本很难说是直接转移到消费者的头上的,消费者可能希望所有的内容有中文,但是更多时候他们却不愿意为这个中文字幕来支付费用,因为加中文就可能导致节目的售价提高,因此这种情况下,三区的节目也愈来愈少花絮带中文了,只是华纳在亚洲中文地区一直比较成功,所以节目汉化比较彻底,而像SONY、派拉蒙这样的,全中文化的节目现在越来越少了。
foxhidden:最搞怪的是《蜘蛛侠》,三区花絮有些带中文字幕,有些不带!韩文倒是全程都有
顺便问一下,为什么三区一般都带泰语字幕,泰国的DVD消费水平很高么?
flyerzeng:SPIDERMAN情况不同,可能是三区SONY自己没有提交那一段花絮的字幕或者做漏掉了……
至于正片字幕,那是不同的,因为泰国是三区覆盖之内,节目要进泰国销售,那必须有泰语字幕啊。。。。不过要是泰语配音或者花絮字幕的话,那泰国的发行代理是必须支付费用的,这样的情况是有的,在博伟的节目中经常会见到,由于那些节目在泰国可能会比较受欢迎,因此泰国的代理愿意付费。
如果是这样的话,区别应该不大。 (615字)(白看客 今天12:44 阅读 4)
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实际上不同区码、甚至同一区码的DVD也是有区别的。试举二例:同样一区的美版和加版《记忆碎片》(特别版),画面质量就有区别,加版差一些,有些人将原因归结于加版多了法语音轨或者字幕;如果这还不说明问题的话,大名鼎鼎的《T2》UE版有两个版本,双D9和D18,D18的音画质量均略好于双D9。以上结论都是我曾经参与的多人盲测后得出的,相信水份比较少。最后,您说的截图对比的方法我觉得不科学,因为截图本身先要经过你的系统操作,这是第一层误差,后面还要经过不同的显示器显出来,这是第二层误差,所以这种方法最多只能看个大概,不能客观反映不同区域间的区别。同理,现在有不少杂志通过刊载截图的画面来说明碟片的好坏,也是扯谈。
呵呵,你的这个观点在需要数模转换的HIFI领域可能比较吃得开,在DVD里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764字)(flyerzeng 今天12:58 阅读 9)
因为DVD是纯粹的数字介质,差异是可以被检定的,因为数字化的COPY之间不存在损耗,他们是1对1的关系。对于你上述的两个情况我个人并不认同,实际上T2 UE在D10和双D9间没有有差异的理由,因为他们采用的是同样的数据带,一模一样,所有的数据都完全相同,而且有切实的证据,例如你去用UTRALEDIT解出两个节目的数据流,你会看见他们都是一一对应的,不可能同样的数字,A放出来的结果是1,而B放出来的结果是0。至于失忆,道理也是一样,这两版节目同样可以用相同的检测软件解出所有的数据,其实这两版只有片头因为分属不同发行公司,有差异,而正片的数据视频数据是一模一样的。至于音频,二者有差异,音轨数不一样,但是在DVD标准的框架内,只要数据没有超BIT就行(其实超了BIT就根本不能生产数据带而制作出母盘来),而且DVD播发系统对数据的调用只调用它所要求的数据,不存在其他没有被调用的数据对当前调用的数据的影响。
討論 (854字)(啊卜萝 今天16:18 阅读 0)
以訛傳訛。數位化沒有純粹一說。內容播放不同于內容複製。簡單說,1放出來未必是1,雖然,拷貝過來會是1。數位化影音的播放是一種“即時”的過程。這一過程中,碟機(或其他視頻播放設備)讀取的是“流”而不是文檔。(半損的盤片依舊可以正常播放前半部分。)
而“流信息”的傳遞需要一定的糾容機制保證其在相當水準上的“正確”。可惜,即便如DVD此種高規格的規範亦無法保證在“即時”要求下的所謂完全無損。損失只可以極小化,不可以消滅。PC軟體UTRALEDIT是靜態文檔編輯器,無法追踪查看動態“流信息”。
“流信息”的傳遞損失受多面影響。盤面污損是一面,片基質素至關重要,碟片結構D5, D9, D10, D18的區別幷非可以忽略,母板品質亦有關係。而相當多碟機對“錯誤”的容忍,其實是對“正確”的遠離,糾容力實是雙面刃。
瞬間來看,過多數目的聲軌當然會擠占視頻的流量。多聲軌多字幕的配置不應當形成“SUPERBIT”的版本。
傳遞損失+視頻流量被擠佔在某種狀況下會超出可接受底綫,以致人眼亦可分辨畵質不同。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双雄》
征集本版中文名称
中国军队还会跨过鸭绿江吗?
三无色猪
无钱、无房、无事业
喜欢美的事物,喜欢黑色,红色、蓝色、白色、女色,出色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