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nd-694(fantom(白衣))
整理人: happyboy_xn(2003-12-02 23:49:39), 站内信件
|
如果我们要成功,我们最缺少的是什么?问问你自己。问问你的心灵。
也许我们谈的太多的是成功了,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有什么就是最好的,我们应该拥有什么。但你现在,你成功了吗?我想在场没有一个同学敢说:“我现在是成功的人士了”因为,你离成功还有一大段的距离。那么,如果我们要成功,我们最缺少的是什么?换一句话,我们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刘燕敏的《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找到答案。
一位从以一个穷人的身份出身到以一个富豪的身份去世的媒体大亨巴拉昂,在遗嘱中提出了“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而在法兰西中央银行的私人保险箱里便有着他的答案——“野心”。一个他成功的秘诀。
穷人最没有的是金钱,最不会把握的是机会,最多的是对政府对社会的抱怨,最多的是批评上帝的不公,最悲哀的就是上进心和寻找发现幸福的心,最缺少的也就上野心。
野心,使人发奋,学习,把握机会,少一点对别人的抱怨,多一点对自己的反思。也就更加接近成功的彼岸。
这不仅仅适用于穷人,这适用于每一个人,如果你不是古代的隐士,如果你不是只想过平庸的生活,如果你不是只想碌碌无为,如果你不是只想安于现状。
虽然我也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情和“欲语已忘言” 的惬意。庄子“传扶摇而上者而九万里”的逍遥,李白的“举杯邀明月”。但,作为现代的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如果只安于理想中的田园,只安于虚有的桃源生活。那么,难以想像,我们的社会将发展成怎样的。
作为社会上的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作为自己,我们也有义务和权利发挥自己的能力,像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我们也应对自己和对生命负责。做为现阶段的我们,一个学习为主的年龄,一个正在为将来铺路、锻炼自己能力的年龄也是应该具有向上的野心的。也相信自己拥有这个能力,有了信心、野心,也就成功了一半。
虽然,现在的应试教育多受非议,现在的教学模式暂待改变,现在的高考是以前科举的翻版。但,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便要学会适应;如果抱怨没用,便要学会努力;如果你想改变现状,便在现在拿个好成绩,等做了教育工作者便也有了机会去改变,等轮到你领导的时候,便有了改变这种制度的能力了。
适应环境不是逆来顺受,不是懦弱,只是一种能屈能伸的气概和大度。岩石间的小草便是从适应环境到征服环境、改变环境。物尤如此,人何以堪!
朋友,不论我们现在是在中上还是下游,不论我们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否一样,我们都应用自己的正确的方式发展我们的能力,我们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人”这个名字。
---- 我是fantom,fantom是我。哈~~~~~~不要冒名顶替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