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rco_0708(无限透明的蓝色)
整理人: znevar(2003-09-11 13:18:05), 站内信件
|
凌晨3点,室内的空调机高速运转着,却怎么样也驱不散影碟机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酷热。没有沙滩和大海,没有桑巴和烤肉、也没有朗拿度和足球,甚至没有怜悯和眼泪,在这里生命的每一秒中充斥的,只有仇恨和杀戮。这就是“上帝之城”,巴西最繁华的“乐土”。
需要一份好job吗?需要欧洲最新款的跑车吗?需要可以看得见大海的别墅吗?或者简单一点,一部DC?一部NOTEBOOK?还是一个年轻的PLMM?或者再简单一点?一顿丰富的晚餐怎么样?不,不需要,在上帝之城,你只需要一枝枪。无论你是7岁还是70岁。
平时有什么消遣?玩PS2还是XBOX?极限运动?网GAME?CS?不,上帝之城里没有网吧没有麦当劳没有任何娱乐场所,消遣就是帮毒贩带货、望风、四处抢劫。CS是什么?模拟射击游戏?不,我们不玩游戏,那没意思,我们用真枪杀人,而且不犯法,这里的法律就是手枪,欢迎你来上帝之城。
童年?青春?所有的成长历程就是拿着枪“砰砰砰”把所有你不顺眼的家伙通通干掉,或者被别人干掉,杀人的经历绝对比你的第一次性体验来的更早更丰富。“我吸毒,抢劫,杀人,我是真正的男子汉,不是孩子。”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的朋友排骨说的,不过大家都同意他的话,基本上10岁左右我们就杀过人了,这算不了什么,如果不想横尸街头的话就要拿起枪更快更狠更准。问我有没有听过香港的蛊惑仔?我操,那也叫帮派?一帮十几二十几岁的人傻乎乎的约上那么一、两百人用小刀和水管打架,在我们这一帮孩子就可以把他们搞掂了。
这就是青春,残酷的青春,杀戮的青春。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是个鬼才,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将里约热内卢最臭名昭彰最危险的贫民窟赤裸裸的展示在荧屏上,片中所有的演员基本上都是17、8岁的少年和11、2岁的儿童,拍摄出的效果异常真实,杀人放火犹如家常便饭;情节的铺排相当紧凑,尤其是贩毒基地那间大屋的叙述,快速的影像交替把错综复杂的情节交代的清清楚楚。大量手提镜头的运用和剪接使得整部片子动感十足,无论是60年代刚建造的整齐的平民窟,还是80年代破旧复杂的穷街陋巷,情节的巧妙安排和多种技巧的运用使影片的每一秒都张力十足,像是一场12级飓风把每个观众都席卷在风暴核心再彻底的摧毁。影片从街头追鸡开始作为整部片的转承,正准备抓鸡的火箭夹在帮派和警察的对持间进退维谷,继而将他身边发生的故事倒叙,历经60年代至80年代,两个少年李和本尼一个狂燥凶残,噬血成性;另一个足智多谋,重情重义,两人刚柔并济终于从小混混上升至帮派大哥。后来本尼被杀,李犹如脱缰野马更加凶残,终于把天主之城变成活生生的地狱。传统的黑帮电影和《上帝之城》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如果《大逃杀》虚构的残杀情节让许多人觉得匪夷所思的话,《上帝之城》的真实可以让这些人目瞪口呆,巴西炽热的阳光下爱情和友情比生命更加短暂,唯一的色彩就是土地上鲜红的热血。
与其学会爱人与享受人生,不如学会杀戮与脆弱的生存。
----
若这一刻我竟严重痴呆,根本不需要被爱,永远在床上发梦,余生都不会再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