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有凤来仪 网友文集>>2003年 文集目录>>(rockline )不系舟>>《戏为六绝句》与《红楼梦》的人文光辉

主题:《戏为六绝句》与《红楼梦》的人文光辉
发信人: rockline(不系舟)
整理人: chocho.1(2003-07-29 20:40:04), 站内信件

    《戏为六绝句》与《红楼梦》的人文光辉

  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雪芹先生借石头之口说到自己十年辛苦、字字血泪的心血结晶时自称“我这一段故事,也不要人称奇道妙,也不要人喜阅检读”,这似乎只是谦逊,其中却也还隐含着“步兵白眼向人斜”的裾傲,对压了自己半辈子的沉重,他已不屑再多说什么,只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然而自《红楼梦》问世传奇以来,“但云作者痴,懒解其中味”的轻薄为文哂之未休。当为作者身后一叹。
  对个中滋味的品味不同而产生的争论尚可搁置,令人感叹的到是那些强加到作者身上的诽谤。曾有一首《京都竹枝词》将乾隆时代京都士子形容一尽,词曰:
     作阔全凭鸦片烟,何妨装鬼且神仙。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之风靡一时而成为开谈的本钱,自然会引来想以贬低曹雪芹来抬高自己身价的人的注意,比如就有人找出嘉庆初年白莲教之乱中的一名曹姓匪首,说他就是曹雪芹的后代,因而推断出曹雪芹写《红楼梦》造孽无穷,至陷灭门之祸。至清末犹有人(好像叫梁辰恭吧)大骂曹雪芹将堕阿鼻地狱,自称做学道时禁毁《红楼梦》大有成效,可惜没有人效仿使得禁毁工作不能在全国展开;又称应该象洋人向中国输送鸦片那样,将《红楼梦》引到海外,以败坏外国风气,惟其如此,方能“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到了民国时代更有将通灵宝玉与西门庆的生殖器联系起来的恶俗之尤阚铎,声称《红楼梦》其实是《金瓶梅》的拙劣仿作儿危害更甚,能杀人于无形。听说二十多年前也有过“你竟然看《红楼梦》这样的黄书”之类的笑话。所有这些借用杜甫的一首绝句来评价,即是: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红楼梦》写了什么让这些人如此惧怕与仇恨?书前题诗有言: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如果书中真的只写几个“小善微才”的女子,这些人是不会如此害怕的。后四十回续书,不是已经可以将读者引向“红袖啼痕”了吗!那林黛玉不是已经因为小心眼儿而迷了本性,弄得红颜薄命直到焚稿断痴情后才能名列仙班吗!那薛宝钗不是因为贤德明理,而尝到兰桂齐芳的大馅儿饼了吗!
  但要做到这些却先要打击一下贾宝玉,否则人们还是可以感觉到“更有情痴抱恨长”的辛酸,还是能够拨开天道轮回的迷雾。好在贾宝玉这个人小辫子很多,用不着刻意打压,只要画龙点睛即可,比如脂本十九回贾宝玉“先是进去和尤氏和丫头姬妾说笑了一回”,在程乙本便改为“先是进去和尤氏并丫头姬妾鬼混了一回”。莫小看这三字之差,“说笑”不能治贾宝玉死罪,鬼混才能打到要害,这两个字是跟后面柳湘莲的“那府里只有门前两个石狮子干净”的话相对的。贾宝玉就这样日日鬼混,才终于众叛亲离,唯有了断俗缘之后,下雪天才配披大红斗蓬。
  贾宝玉为什么非要去“鬼混一回”?因为没有去鬼混过的贾宝玉,对这世界上具有美丽与纯真特性的东西有一种伟大而无保留的爱,并且可以为此抛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极其不能容忍的,因为一个可以被社会接受的男人,应该是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遵师友父兄教诲,以修齐治平为己任的杰出青年,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的虚伪派头。象贾宝玉这样的,如果不去浑水里鬼混一下,反而要具有什么美德,那怎么能显出天天吭叽“玻莉姨妈”的模范少年希德呢?

  十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件事,就是人们开始不再跪拜在神灵面前,因而可以充分享受作“人”的乐趣。一个人不再是一部机器中的一个零件,每一个人都生来平等,每一个人在世界上的地位都不可替代,人类可以自己评判功罪而不用假借上帝的权威,人有享受人生快乐的自由,戕害生灵、戕害人生的自由是最大的罪恶。
  在东方,人类正在发生的巨变却没有在政权更迭中反映出来。借助虚伪道德孳生的集体的罪恶仍在肆虐,圣人的立德立言立行日益被曲解,用不着法律的干预就可以私刑处置,到处都在扼杀生机,看似君臣父子井然有序的社会处处埋藏着不平。而这些正是没有去鬼混过的贾宝玉眼里看到的。如果这个贾宝玉能去补天,他大概先要扫清那些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然后恢复被篡改的道德文章,恢复天地间原有的秩序。如此,清白女儿才不会被男人玷污,人人才知道上帝有好生之德。可是这翻作为哪里是补天,简直是使天地翻覆,无怪要受断子绝孙的诅咒。可是就象韩愈说的: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谅。
    顾与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红楼梦》中表现的伟大的人文精神是无法被“轻薄为文”抹煞的。
————————————————————————————————




----

惟有痴情难近佛
独无媚骨不如人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