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eidapop()
整理人: chocho.1(2003-07-28 17:01:20), 站内信件
|
初识红楼是在刚进初中的时候,父亲带回家来一套人民文学的四大名著,当时并不是十分地喜欢《红楼梦》,远没有《西游记》的乐趣,《水浒传》的豪气,于是看到第四回不解处便丢开手去。但是我一直不甘,再后来的日子中又看了很多遍,终究没有看完。真正第一遍读完是在大学里,带着无法割舍的情结,把红楼梦从千里之外带到了学校。但是金庸的小说迅速的占领了床头,直到古龙的书也被看完,终于又拿起了红楼梦。终于看完了第一遍,大概只记住了黛玉、袭人、晴雯、凤姐,其它人便没有很深的印象,那时看到的红楼是快乐的家庭生活,婉转回肠的爱情,明快的景色和喜悦的诗词。但是在后来的阅读中,渐渐地快乐不起来了。暑假回家中,每日无事,于是又买了一本红楼梦,于是红楼梦成了我仅有的在家和在北京都有的书。红楼梦始终吸引我,而且百看不厌,有时候睡前略翻,便看到天明。 那是怎样年少清纯的红楼梦!现在想起小时候晚上在昏黄的灯下,努力地看着看不懂的书,多么的羡慕。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只是,我曾经是那么的单纯,当然现在还有着很深的痕迹。当然,也未想到过曾愚蠢地做过了许多本不该做的事,可幸的是最终明白了过来。生活很好,人们也很善良。心静如水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只要真心付出了,即便没有令人满意的结局,又有何妨,因为那已经不再是自己的错了,而成命运的一种差遣。而看红楼,明白了在爱与被爱之中,每个人才会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也才会有生之希望和自信。
再说一段单纯的往事。
高二那年,我偷偷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她和我同班,因为是理科班,女生很少,而且感觉都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喜欢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一个外向、热情的女孩,和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我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她并不知道,我晚上自习课结束后,总要很她一块走,甚至绕一个大弯,只是为多陪她走一段路。我功课很紧,尽管我很贪玩,但是父亲一直管得甚严,几乎很少有自由的时间,所以我有时候便以共同讨论学业为由,跑到她家去做功课。当然,她的家人不会有任何误解,因为我是“学习尖子”,她在学习上也很有潜力,自然不会反对我的来往。就这样持续着,有同学便发现了,于是传扬了出去,我的反应是不知说什么好,也不辩解,而她似乎很自然,笑笑而已。后来我便开始在课堂上注视她,但是我心里其实什么都没有想,只是想着看看她能不能感觉到。再接着,所有小男生的正常反应都发生在我身上,比如开始注意起自己的形象,开始照镜子;和她目光直视时,目光变得不自然。但是她仍然我行我素,看不出任何变化。当然,从那时起,我很自然的每天放学和她走在一起(以前加上她的同学,现在只是我们两人)。中间的事情就不细讲了。高三那年的情人节是个周末,我去了她家,现在已经根本不存在什么学习的事情,只是两个人聊天,天南海北。最后走的时候,我试探地说,“你知道今天是情人节么?”。她笑一笑,说:“知道,你快走吧。”于是我就很失落的回家了。那是我最后一次去她家。进了大学以后,我们便很少联系,也正是进大学之后,我才领悟到当年她只是把我当作小孩,她很清楚我的想法,但是她对此毫无兴趣,而且很清楚只要她不表示什么,我不会做任何主动的事情,于是乎就保持着这种关系。不知道为什么,这以后,我对情感的敏感程度降至冰点,根本不能领会女孩子的态度和暗示,当然这是另一桩话题,这里就不再讲了。可以说,我没有恋爱过,也不曾了解真实的爱情,我对爱情的认识,完全停留在书本的层次。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
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 各自奔天涯……
很多时候我是一个低调的人,不暴露出过多的感情情绪,且略有点我行我素,活在自己的世界。一个人的生活平静得没有一点波澜。这静悄悄的夜里,只有明月透过纱窗一角。我取出一卷《红楼梦》,再次沉醉在一场昔日旧梦中。渴望着呆在最静寂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红楼梦,我浪漫精神的源泉,又让我想起那段无比单纯的少年时光,还有当初看书时最单纯、最素朴的发自内心的欢呼或感叹。
《红楼梦》是一场徒留的空梦,事过境迁,说与谁人听,又有谁解其中味?而我还是像三毛说的那样,“《红楼梦》,我一生一世都在看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