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w_vivi(双子不亦乐乎~~)
整理人: chocho.1(2003-07-29 20:29:21), 站内信件
|
两个丫鬟本都是稀品, 只因为身份地位的差异,而与正册失之交臂,”勇晴雯”与”贤袭人”已经为她们的地位付出了代价了----她们不会做诗, 也没有侍妾的正式身份,所以自是进了又副册.册子里的顺序排排坐,自然也不是随便排的,你认为她比她好,曹雪芹就不一定觉得她比她好,你认为袭应可在晴前,可偏偏晴就排在又副册第一,袭就是第二. 你认为晴是奴才,她自身带有奴性,没错,因为书里已经写了:她本就是身为下贱,可是她还心比天高呢! 你认为袭人密告可以得到谅解没错,可偏偏就是连宝玉后来都会怀疑到她。
从曹雪芹给她的判词中也可以看出,他认为袭人并不是很虚伪的,他赋予她最大的特点,就是温柔和顺。袭发现宝黛之情后的反应虽然剧烈,复杂的心理活动,既而转向王夫人诉说,都因为无奈她是个循规蹈矩的人。
判词曹雪芹已经给了。只一句话,每个人到底该怎样,曹雪芹二百多年前都交代出来了,在整本书中把晴雯分析透了又怎样?最后都逃不过册中霁月难逢那几行判词而已。至于说书中出现的个别人物的个别行动,晴雯的一些暴力做法和过激语句,我认为不能排除有一部分是曹雪芹信手拈来的。我们不能不允许作者出现写作的随机性吧?比如也许他写完第一遍石头记的时候,并没有写晴雯打小丫头的那一段,后来回头再改,发现这一段晴雯的形象不够饱满,怕大家感觉不到她的急脾气,所以就加了逐坠儿刺手心一段,虽然难免有点惊心动魄,可是要表现晴雯的性情,这么写也不为过分,况且还有倒翻箱子一段描写呢。又比如说,作者想表现一下袭人与宝玉的特殊关系,又苦于不能白描,所以自然是要找一个能在他二人面前说的上话的,在丫头中辈分稍微大点的,总不能找四儿找小红来捅破那层窗户纸吧?麝月是和袭人一起的,自然也是不能说的,那顺理成章只能是找晴雯来说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啊,人家二位妹妹不做小姐已经够可怜了,既做了丫鬟,别人还说她们奴性,哎,冤不冤啊。晴雯要是离了贾府能活,你不让她走她还得自己走呢。
分析这两个小丫鬟时,人们就这样绕啊绕啊, 脱不出那个圈圈,可是我们到底应该看红楼梦书里的什么?我认为,不是随便抽取一段某人的言行就可以评说的,最好评判,分析的人物,应该是那些占笔墨篇幅不多的,比如焦大之类的人物,他的性格,十篇文章讨论一下足够了,至于他和贾府恩怨结局,想说两句就说,不想说就不说。宝玉为什么难写?因为他是主角嘛,所以我觉得,出现在又副册,副册中的人物,是不应该引起如何大的争议的,她们是比较容易分析性格的人物形象。真正很难书的,应该是书中没有总结交代的人物,即几位主要人物,即使西江月二词可以作为对宝玉的评价,我们认为这么简单说两句也是不能解渴的,又比如我们看判词中的钗黛两句:
黛之一句:咏絮才。
钗的一句: 停机德.
宝玉总得娶了此二人,才能使后院”才德兼备”。
有才无德好呢?还是有德无才好呢?
那一些人就会说,自然是有德无才的好了。这么一瞧,要琢磨的事情才会多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