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tormyboy(往事随风)
整理人: franklin6610(2003-07-10 10:04:16), 站内信件
|
[采石工] 于 2003-07-06 21:07:41发表
--------------------------------------------------------------------------------
看香港“七一”想起前苏联“八一九”的“一件小事”
听说香港有不少“热爱自由”的人士在“七一”表达“民意”反对“23条”。我想起前苏联“八一九”时的一件“小事”。
前苏联“八一九”事变,立时轰动全球,通过记者的镜头,全世界的人都看见了叶利钦站在坦克上“慷慨激昂”地演讲和散发传单号召民众起来“捍卫民主”的“感人场面”。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位叶公印讲稿和传单的设备和纸张是哪来的吗?
由于事出突然,事实上叶利钦等人当时什么也没准备,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HP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为“民运分子”紧急提供了一批办公设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和纸张,当然,同时也通过某几个此类外国公司的渠道提供了一些“咨询”和“经济上的帮助”。其中的那批打印机,就是HP的激光印字机!
根据多年后西方媒体的报道,在“八一九”前很久,西方的情报机构就针对“改革与新思维”的特点制定和推行全面的对前苏联思想与学术界的渗透计划,前苏联的“顽固派”发动“八一九”就是因为看到局面已经要被戈氏搞到不可收拾,才提前采取行动,可惜失败了,后来“改革派”的反攻倒算大家都看到了。真正从中获利的人是谁,大家也看到了。
“八一九”的当事人多为安全首脑,其中之一是KGB的首脑,他们的人品如何我不知道,但他们显然比民众更了解事情的真相。调坦克进入市区当时是为了保证夺取“改革派”的权力,还是如“改革派”所言是为了“镇压民众”,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尽管我们都知道当时莫斯科的民众是在坦克进城以后,听信“改革派”的宣传才上街的。显然当时“顽固派”急于以武力收拾“改革派”,却在宣传上输给了在街头“唤起民众”的叶利钦。
而西方情报机构在这场“宣传战”中,是当之无愧的“幕后英雄”----英美情报机构“居功至伟”。
回头来看香港,英国窃占100多年不知香港民主为何物,从一、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都不曾有谁关注过中国的人权问题,可一听说要限制外国政治团体与香港团体的接触、要限制各种叛卖行径,美英“友人”就立刻跳出来表示“最深切的关注”了。美国从来视治外法权为理所当然,也曾立法“授权联邦特工可以在他国境内追捕罪犯”,但对港人权利的关注也实在令人感动,想来美国对“23条”最在意的地方,应该是“有事”时对香港“民运”的“介入空间”。
而从英国“前领主”对港人权利的关注中,我更深刻地领会了查尔斯先生在“交接仪式”上所言“将继续关注港人的福祉和大英帝国在港利益”的意义。但不知英国绅士对香港“民主运动”的支持为什么开始于殖民历史结束之后而不是之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