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U众说纷纭>>有感而发>>关于米兰昆德拉>>[光明日报]缓慢的米兰·昆德拉

主题:[光明日报]缓慢的米兰·昆德拉
发信人: franklin6610(我思故我在)
整理人: coralberry(2003-09-16 05:15:13), 站内信件


    置身于图书馆或书店中,面对浩瀚的书卷,常使人在敬畏之余感到无助甚至疲倦。太多的书都在等我打开,然而我能有多少时间呢?我想尽快读完借来或买来的书,但它们常常是躺在那里直到不得不还掉或因有了更新的书而束之高阁。于是我清楚太多的书名、作者、内容(简介)甚至影响(就因为它才会去借或买),但实际上我并没有好好地读过它们。 

     唯一例外的只有昆德拉。我拥有的他的书都被读过不止一遍,而且每遍都是仔仔细细地、一字不漏地。我甚至还能精确背诵出部分章节,虽然读时从未刻意去记诵过。最近读他的《缓慢》才恍悟这个原因:原来我喜欢的就是那种缓慢的感觉,那种没有功利伺伏,没有尘嚣浮动的悠闲。 

     这本书就象他的其它所有的书一样令我迷醉。这里言语的诙谐、措辞的优雅、思想的芳香以及眼神的深遂无不令我心醉神迷爱不释手。绝对不能象读其它小说那样一目十行地读这本书,一定要慢慢地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踏上昆德拉的节奏,那沉缓、优美得令人晕眩的节奏。 

     一切美丽都是在缓慢中展开、在缓慢中沉淀,又在缓慢中永存。速度与效率是美丽的死敌。所有速成的东西都是没有美感的,也很难得到记忆的青睐。因此很难想象速成的爱情,而突如其来的幸福往往会被证明为其反面。然而我们的世界赋予速度和效率太多的荣誉及价值,对它们的追求使我们在自己生存的社会中感到迷失、陌生。异化的痛苦伴随着我们的穿梭忙碌。我们没有时间去“凝望上帝的窗口”(闲暇的这一比喻是多么妥贴美妙啊! 由此也可见捷克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情趣的民族),因为不但别人连自己也觉得这样太显得无所事事甚至无聊。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昆德拉不无酸苦地问道:“为什么缓慢的乐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闲逛的人们到哪里去了?那些民谣小曲中所歌咏的漂泊的英雄,那此游荡于磨坊、风车之间,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随着乡间小路、随着草原和林中隙地、随着大自然消失了吗?”他多么不愿意这一切的消失,因此他讲了一些关于慢的故事,耐心地、用一种他一惯所用的缓慢的口吻。他说凝望上帝窗口的人不无聊,他很幸福。 

     这本书穿插讲述了米蒙·德农的中篇小说《没有来日》。这是一个关于爱情(或者说是关于道德)的故事,讲述了爱情的进程因为缓慢而甜美。T夫人把她与骑士的良宵尽量地放慢速度,她这样做是要留住美,留住记忆。而她确实做到了,她确实把这个夜晚深深烙印于骑士的记忆中,他带着一份抹不去也不愿抹去的回忆慢慢地离去,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一点点想起。情形很可能是这样,但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在骑士眼里的抒情的缓慢在T夫人眼里只不过是她享乐主义行为的一个必然的步序: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出快乐。那么她的缓慢便成为她的习惯甚至工具,而不再是她人性的自然流露,因而对她来说也许这只是许多同样美妙的夜晚中的一个,不久便会变得模糊含混而不值一提。这正是享乐主义的基本缺陷:它过于理想化以致于是反人性的。它过于功利以致于不再有可以回味的诗意。因此它实际上是对效率的盲目追求。 

     昆德拉强调追求速度是为了尽快忘记。凡生为了忘掉被他搞砸的一整夜,为了“把它擦掉、抹去、湮灭……他感到一股对速度的强烈但谁也不能否定速度。许多现代人根本不掩藏对速度的崇拜。昆德拉认为这种崇拜源于一种对迷醉状态的追求,在这种状态中,人自时间的持续中抽离,他忘记了过去也忘却了未来,因从时间中解脱而了无恐惧。这听起来似乎令人着迷,但这种迷醉是短暂的,因为摆脱过去和未来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根本上说速度产生的快感犹如毒品带来的眩醉,不但稍纵即逝而且代价颇巨。况且速度所能产生的也只是快感而已,不是幸福。快感是难以记取的而幸福是难以忘记的。因为快感是瞬间的感受而幸福是不断回放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体会。但现代社会里这两个概念早已被混为一谈,人们加快脚步,生怕漏过一个快乐的时机,而实际上愈是追赶,快乐便愈遥远,因为不要忘了,幸福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这就象养育一个孩子,你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孕育、分娩、哺乳、抚养,你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为只有这样含辛茹苦,你才懂得拥有一个孩子的幸福。于是我们明白了幸福之所以是幸福,是因为在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中进入了许多痛苦的成分,而快感之所以不是幸福,是因为时间太短,沉重的痛苦连一只脚也未来得及放下。如果没有漫长而痛苦的期待,爱情可能是甜蜜的吗?这不由使我们联想到昆德拉的另一部不朽之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对于轻与重精辟的探讨。重与慢、轻与快,它们遥相呼应密不可分。因为沉重所以缓慢,因为轻浮所以快捷。然而我们能抛弃重与慢而不顾一切地追求轻与快吗?表面上看后者确实更象幸福的使者,就象昆德拉所述的舞者,他们总想利用一切时机使公众将他们误解为自己所设计的形象。然而他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做到。因为与难民儿童合个影距离一个富有爱心的形象相差还太远。前者急功近利因而只能赢得短时的言不由衷的称赞,而后者必须倾注更多更大的热情,而对于一个舞者,他根本不想也认为不必做到这样,他所能做的只是前者,所为的也只是一张很多人将要看到的照片。 

     从另一方面来说,缓慢也体现了昆德拉一贯的反抗精神:反抗媚俗。人生百年一瞬,也许只有放慢脚步,才能反抗这种并非我们所选择的生存状态。时间想忽略我们,彻底忘记我们,但是让我们把时间留下来吧,把幸福的时刻尽可能延长,让它在记忆中绵绵无尽。 

     我想这就是昆德拉想要告诉我们的。缓慢幸福的真正标记。因为缓慢贴近记忆贴近永恒。是缓慢创造出美丽、创造出奇迹,尤其重要的是,只有在缓慢中,人才能活出生命的乐趣。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