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2003.6.20(星期五·你是谁)
整理人: pi__zi(2003-09-16 20:22:46), 站内信件
|
〖生活场景〗同事婚礼
九点出发参加同事的婚礼,感觉今天婚礼会很多,一是今天是双日子,中国人讲吉利,特别是婚礼是两个人的事,因此经常在双日子举行.而一般随礼而要取双数为好,绝不可送一百元.不过后来人们发展了口彩:送一百零一元压兜钱,据讲是取百里挑一的概念,现代人就是这样的讲迷信和讨口彩.
上了接我们的车,大家议论纷纷,谈起谁是娘家的,谁是婆家的.因为这对新婚的两位都是我的同事,所以,与女方共在一个部门的那些同事,就被我们称做娘家人.大家说:你们娘家人应该坐小车,不能坐这大车啊,再有招待不好就不下车.这是过去惯常的男女双方在婚礼上常有的事情,女方挑男方的简单事情不外乎就是婚礼的礼数和讲究.在去婚礼举办的饭店,我们又谈起了过去我们那个年代的婚礼,礼数必须得到.一个老同事说,自已儿子的婚礼一事实上要少要车,搞几个小车就可以了,没必要搞那么多车,排场没有必要摆.我说,你做为老公公说得不算,这要看女方家如何讲,如果你不找,人家找了,岂不是你没有面子,他考虑一下到也是,这就是中国人传统婚礼的面子问题要大于实用,因为毕竟人生过去只有一次婚礼,现在虽然离婚再婚也多了起来,但毕竟大家对婚礼的重视程度还是较高的.
婚礼的司仪是个女士,其自我介绍是电视大奖赛头奖获得者,从声音上看似乎如此,不过她的女性身份可能对活跃气氛不是很有力.后来明显的看出不她还是有一定的经验的,大家议论这个司仪可能是从礼仪公司请到的.司仪在请证婚人时,用了好多称谓:领导,经理,主席,书记.可见他是不明白男方的单位领导是什么身份来给证婚,所以讲出来他可以想到的一些称谓,看来也是很有经验了.我们大家都在等着谁去做介绍人,不过失望的是我们不认识,估计是临时凑的,不然我们会认识的.而这位介绍人代表司仪喊了二次再露面,现在好象不用什么介绍人了,可是婚礼上这个环节还必须有,看来现代和旧的程序还没有结合起来啊.
在婚礼没有开始前,乐队很卖力地演奏,多首熟悉的圆舞曲让我们的心情愉悦的很,大家都是结了婚的人,都在逗对方是什么时候再举行婚礼,说说笑笑,也许这就是我们来参加婚礼放松心情的时机吧.
酒席在一个大酒店举行,按我们的话来讲,菜很硬,每桌六百元,还有虾.三文鱼等,当然喜筵是少不了鸡,鱼和四喜丸子的,这些也多数是讨口彩,看来中国的传统和现代结合有时并不完美.实际上这样的婚礼就是浪费钱财,桌上的百分之八十的菜被作为甘水被倒掉或喂猪,这是婚礼必备的场面,而这种场面几十年无法更改,这样过来或许可以增加消费,但是值得吗?
20030622
---- 太阳折射七彩
七彩合成光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