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ozhengyou(凌风)
整理人: qbswjs(2003-06-20 11:59:56), 站内信件
|
父亲
很想静下心来写写父亲,每每提笔,又不知从何说起---父亲太普通了,就如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很难让我去理出个头绪。生活中的父亲,少言少语,多少有点让人敬畏……父亲并非是那种缺少热情的人,看他脸上时时挂着由衷的笑容,就知道他对生活很满足。尽管父亲历经新旧社会的艰辛,但父亲从没在我们面前表现出过无奈和叹息,父亲很坚韧,习惯于默默地做事,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父亲也没让家人饿过肚子。
我的家是个大家庭,父亲上有双亲,下有8个孩子。母亲承担了所有的家务,而挣钱养家的责任全在父亲一人身上。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十分艰难,我家在偏远的小山村,交通很不发达,直到现在赶个集都要走10多里地。家里的地分散地很远,耕田种地要爬一个个的坡坎,每一样东西都靠人工担到山上去,终年要靠天吃饭,遇到天旱,水稻秧苗育好,也栽不了,连吃饭都成问题。父亲凭他勤劳的双手,在田间,地头劳作着。靠着勤劳和老天爷的眷顾,算计着一年的日子。古人的那句“锄禾日当下午,汗滴禾下土”正是父辈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他们默默地接受着生活的艰辛与忙碌,感受着大自然的悲与喜,自给自足---土地,粮食,农民永远都在播种着自已的希望和喜悦,很少看到他们对坎坷命运的抱怨。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没有打骂过我们兄弟姐妹,在父亲面前,我们不好意思撒谎,即使做错事,父亲也不曾过问我们,但每当此时,我们总是低头绕过父亲,怕看父亲的眼神,似乎父亲早已经明白了一切。
从没见父亲在大事面前不冷静,很难从他身上感受到生活的苦涩,所以家一直象港湾一样,和谐而又平静。大约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已步入成年的二哥得了一场大病,父亲借了很多钱,虽经多方治疗,二哥还是故去了。那时候我不太记事,依稀记得父亲不停地抽烟,眼里含着泪水,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到父亲掉眼泪。那段时间父亲的鬓间突然冒出星星白发,一下子衰老了很多,变得更加沉默,一个月和家人说不了几句话,只顾做着他的事情,象是使命一样,停不下来……
现在的父亲已过古稀,背佝偻了,耳朵背了,岁月的印痕,深深地刻在苍老的脸颊和手上。唯有笑容仍写着脸上,每当有亲朋好友来时,他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边,微笑着听我们海阔天空神侃。
在乡镇粮站工作的父亲喜欢抽叶子烟,在他的身上透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父亲非常爱家,他每天都要从10多里外的单位回家。回家之后,就去田间土头做事,家里总看不到他的身影,只有在撑灯吃饭的饭桌上看见父亲,我们才知道父亲早就回来了。
我们没有长大的时候,父亲的忙碌可能是因为生计,后来父亲退休了,我们也长大能自食其力了,可父亲依然忙碌。他仍然守着自已的土地,从没让土地荒废。家里虽不是大富,但两位老人衣食不愁,他们除了工资,还有自己种的粮食。做会计出身的父亲有记帐的习惯,到现在还喜欢记录生活中每一分钱的去处,谨慎地使用每一分钱。他们的节俭,有时候让人不可思异。
我读书一直都比较顺利,也相对比较单纯,从未感受过生活的压力。上班之后,我才逐渐懂得,父亲撑起这个家真不容易。在我迷惘的时候,常常会想起父亲的微笑,似乎感受到远在家乡的父亲在给我点头示意坚持下去。
今天是父亲节,没什么特别的礼物送给父亲,就写下这些零碎的琐事,重温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父亲,儿子祝您健康长寿……
2003.6.15.
----
网易北京社区《家》版版主
网易上海社区《竞技场》版版主
网易北京社区《锅碗瓢盆》版版副
每日经典 蔻女孩 情话绵绵 咱当兵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