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rfenzhiyi_0(二分之一)
整理人: chgirl2001(2003-11-16 11:59:55), 站内信件
|
天涯思君无相忘--郭襄
由爱故生忧,
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
无忧亦无怖….
郭襄在金庸的著作中着墨并不是很多,只有很少的几次出场,毕竟她不是主要人物。但简单的勾画却把一个重情重义的伟女子描绘的淋漓尽致。在金书中出现的那些女子多是用情至深,尽管她们也是愿意为自己的爱人去付出,甚至生命,但在付出没有回报的时候的表现却是大相径庭。若没有和爱人长相守的大多性格古怪行事乖僻比如瑛姑,而被抛弃的就更不用说了,比如何铁手,那简直就不女人了,而是女妖怪(此处只是就事论事)。郭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么也不会巴巴的来写她了。后来发现她是和湘云是属于同一路子的人物,虽然她们一文一武但性情上却是极为相似,有很多用来形容湘云的词汇放到她身上也同样合适。这是闲话,现在先不提,以后再说。
最早认识郭襄是在倚天而不是在神雕侠侣中,风华正茂时游历天下信步山间本来应该是踌躇满志任意挥洒才对,但却偏偏吟着“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样哀怨忧伤的句子,怎让人想不到她也是一个为情丝纠缠的人物?但她一看到觉远受罚就为着那一面之缘就立刻挺身而出要求解除这样的酷刑,又在转眼间便和无色禅师结成了忘年交,尽管多少沾了杨过和她父母长辈的光但这也委实不简单了。接下来一曲《考槃》奏出了何足道的心事,让那个狂狷却又寂寞的何足道为之倾心。后来觉远梦中念叨楞枷经中的九阳真经,她得其博杂加上原先所学的各派招式居然也能成就一番伟业创立峨眉派。就是这么寥寥数笔,但却把她的形象主要的性格特点都给勾勒了出来。
然后再返回去看神雕,在她十六岁生日前认识了杨过这个神雕大侠,也找到了自己一生深情的寄托。十六岁的时节正是如花似锦的年龄,那是一种这样的情谊啊!?总感觉她对杨过的崇拜更多于爱慕:有初中生对自己偶像的狂热,有大众对英雄的敬仰,有教徒对心中的神的膜拜。但大家千万不要怀疑这样的崇拜的真实性,而且她更幸运些,能够真实的触摸到他的存在,即使是那一瞬间的接触换来的却是一生的思念。而且这丝毫不影响她对杨过的心意。看看她在生日的时候许下的三个愿吧:第一个心愿,盼望爹爹妈妈率领人马,会同众位英雄好汉,把来犯的蒙古兵尽数杀退,襄阳城百姓得保太平。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一个十六岁的女孩而且是在情窦初开心中有无限的情思蜜意的时候居然还有这样的胸怀能不人折服么?第二个心愿盼望爹爹妈妈身子安泰,百年长寿。国、家正是多事之秋她尽管没有象宝玉那样在生日的时候去给老太太老爷太太磕个头,而且这样江湖儿女也不在乎这样的繁文缛节,尽管没有礼数但为人儿女的这份孝心却也是溢于言表间让黄蓉也是热泪盈眶。最为重要的我认为是她的这第三个心愿,盼望神雕大侠杨过和他夫人小龙女早日团聚,平安喜乐。一个小女孩敢爱便是一片赤诚,但明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已经心有所属了,所以便虔诚的为之祈祷祝福,而且是放在国、家后,可见她是如何的重视这件事情了。再细细想想此一点尤为可贵,试想天下间诸人谁不是想把自己喜欢的物事得到然后细细把玩供一己之私片刻或长久的欢娱?而郭襄却是一心的要自己喜欢的人得到他自己的幸福,自身会如何根本就没有想过。
所以她真正让我倾慕的不是她的武学上的造诣,那只是术罢了,而是她的豪爽和情意才是道是根基!因为她家庭的缘故耳濡目染的养成了这样的性情本来也是应该,可她偏偏却没有父亲那么多事故,有更多的闲暇去游历、结交每个当交之人;因为那片痴情,决不会委曲求全的找个替补来填补心中的那个空缺,为了那份情义居然肯忍受那无尽的寂寞……..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男人所应有胸怀的豪阔和女人本具备心理的细腻在她身上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如果幸而得之为妻相携夫复何求?若幸而得之为友相伴也是一大乐事!若不幸找不到写一篇字来表达爱慕之情不也快哉(吃不到葡萄也说葡萄是甜的)!?
---- 现在的生活一如既往的简单,另外还搀杂着一丝寂寞。简单是因为外面的喧嚣扯不开心海的平淡,寂寞是因为想念着什么。平淡的下面掩藏着思念引起的狂热,饱受煎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