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lyleaper(一抹闲愁)
整理人: pi__zi(2003-09-16 20:20:27), 站内信件
|
记忆中,最风雅的砖块是苏学士一手完成的,那次,苏轼就任前前去拜访当朝丞相王安石,适逢丞相不在,不知道是老人一时有事急于抽身还是当时灵感顿失,桌上诗笺留下“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便没有了下文,年轻气盛的苏轼看过诗句,也不管对方身居高位,提起桌上的笔,不加思索就续上了“秋花不似春花落,说与诗人细细呤”。
黄花者,菊花也。一般的菊花,确实是盛冬才开始凋谢,初看苏学士这一砖拍的也是有点道理,事后丞相也未追究,能拍当时对自己而言已是名人的砖,苏学士当然痛快不已,直到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作梗而被谪贬到丹尼的家乡当时的黄州府,秋风中,看满地凋零的黄花,才知道原来菊花也有秋季凋谢的品种,苏学士除自愧所见有限外,对王安石的见识更是佩服有加,至于安排苏学士到黄州府而不到其他州县,是不是王安石有意而为之,我们只能猜测了。
砖业鼎盛时期当属中国近代,且不说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光是他掷出去的那些急速而厚实的砖块,在中国大陆读书人的脑中就留下了深刻的影象。如果用现在的目光看,鲁迅先生砸过的人,也不乏博学尔雅之士,也颇具亮节,象梁实秋教授,凭自己的博闻强识以及跟鲁迅先生的那场笔伐,台湾的教育部长应该非其莫属了,可是教授一直拒绝来自政府的邀请,终身以卖文为生。当时不管掷砖双方言辞何等激烈,都有一个特点,文明,砖块干净。如果他们当时尽是泼妇式的漫骂,相信不会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推崇。
现在的网络论坛,因其本身的特点,实在是制砖业发展的一块沃土。网络在中国发展到今天,也确实培养了许多不少高级技术职称的砖业技术人员,他们的砖头从出炉到掷出,对各位看官而言,实在是一大享受。当然也因为论坛的本身特点,这块说大也大的虚拟之地不时也会出现一些无聊之人。他们的东西给人的感觉就是“出口淫秽语,满纸荒唐言”,看他们那一副我是无赖我怕谁、我是流氓又如何的姿态,丹尼实在是不明白的紧,能走进论坛,现实生活中,相信诸位一定注意自己形象,也是风度翩翩的文明之士,怎么换个名字到了网络就一下变的如此的俗不可耐?总记得孟子的一句“君子慎其独也”,连独处时都要谨慎自己的行为,论坛虽然是虚拟的空间,再怎么说也是公共场所,我们是否更应该净化一下自己的言行呢!
我说的淫秽语言除了无赖们常挂在嘴里的直观的脏话(不好意思列出),还有许多在网络环境下派生出来的“K、KAO、TMD、TNND”等,我实在想不出这些字眼是能让文字形象还能让说话者前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中国文字是一种践踏!其实,论坛有拍砖的也不错,只要砖头干净,当然要有分量,不仅让大家享受文字的美妙,又能活跃版面气氛,相信很多斑竹都会欢迎。
前不久,丹尼在TOM海云天论坛就碰到一位无聊的让我发笑的同志,他的砖头把丹尼从网络到现实砸了个遍,遗憾的是除了变态式的叫骂和无中生有的推测,实在没有什么让丹尼感到可贵,倒是我发帖对此人表示不齿后,一位网友给我的留言让我感觉到砖头的分量而觉得惭愧,网友是这样跟我留言的:“狗咬你一口你原来也会反咬啊!”
身为网虫,除了剽窃,丹尼最瞧不起的就是网络淫秽语言,SARS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不少城市正吸取教训,开展全民卫生运动。如果一定要我们损失许多才开始意识到卫生的宝贵,我倒真希望网络SARS的早日到来。
---- 也许我不够酷
但是我够优秀
也许我不够拽
但是我够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