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评论空间>>【千秋岁---古今评论】>>【专栏】>>【每日评论】 (chshw主持)>>【卿卿敏敏】读离想骚看《离骚》

主题:【卿卿敏敏】读离想骚看《离骚》
发信人: chshw(阿敏)
整理人: yerk(2003-06-08 13:50:40), 站内信件


     大凡读过中国史书的,都喜欢附庸风雅、玩弄风骚。可真正理解的不会太多。其实风就是指诗经,骚指离骚。姑且说说离骚吧。该骚,自古有评,功过自便。就连作者本人是否存在、该骚的时代都成了争议的热点。我认为是真实的,所以承认:《离骚》是屈原自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


    不过,这首诗确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即使有九章。全诗的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普遍认为,其写作年代,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尽管对《离骚》的题旨有不同说法,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回顾中国古典文集,象这样的诗篇,不多有。我们还知道,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字,对离字的阐释。"离"即繁体之"離",从"佳",从"离"。"佳"者,"鸟"之象也,是为"離"之意符;"离"者,是为"離"之声符。"离"("離")原是鸟名,即今所谓"黄鹂"。

    "离者,丽也"(《易·离》),《丹铅杂录》(明杨慎)道:"丽之为训,连也,又双也。" 先秦、两汉,隋唐文献中,"离"字与"丽"通假,有"连相比并"或者与"连相比并"相关的意思。"丽"的"连相比并"之意,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农耕生活。《周礼》中见有"丽马"一语。《注》云:"丽,耦也。两相坿,则为丽。"《耒耜考》说:"(商代甲骨文中的'丽'字)象两耒并耕形,古者耦耕,故丽有耦意。"所以,与"丽"通假的"离"字,也有"并耦"之意。《礼记》所谓"离坐离立",正是"丽坐丽立"--相并而坐,相并而立--之意。"骈俪"、"伉俪"之"俪",也是"相并连耦"之意。

    现在看离骚,它的双重涵义:从音乐方面来说,《离骚》,可能是楚国普遍流行的一种歌曲的名称。从内容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其实,"离骚"就是离别的心境。骚可能是一种屈原创作的文体。尽管如此,谁都忽视不了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作品风格既磅礴大气又抑郁顿挫。后来的李白和杜甫都深受其影响,而李杜两种截然相反的诗风反过来证明屈原是兼而有之,这点在《离骚》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可惜,如今再领略该骚的人,不多了,难道是长太息以掩书兮,哀荷包之多艰?还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评论之多艰”?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