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jwld(煮夜书生)
整理人: fan_z(2003-06-02 09:02:46), 站内信件
|
万安县
万安位于罗霄山脉东麓,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缘,属长江支流的赣江上游区的东西两岸,北纬2608′45.4″至26043′53.5″,东经114030′27.3″至11505′37.6″之间。东邻兴国,南接赣县、南康,西界遂川,北毗泰和。东西宽47公里,南北长65.5公里。土地总面积205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3%。县人民政府驻地芙蓉镇距省会南昌市317公里,距行署驻地吉安市95公里。
县境内地貌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显著,地势南高北低,东南西三面环山,山体高突如屏,由南向北依次逐渐为山地、丘陵、平原,具有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特征。全县常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县面积的38.8%,丘陵占54.9%,平原占6.3%.万安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1383.2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88天。
万安县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万安,商周以前属扬州,春秋时属吴地,占国时属楚地,秦时属九江郡,西汉时属豫章郡,东汉时属庐陵郡,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设万安镇,其时辟地得石符一帙,上有八分书云:“地界两州,神秀所幡,更为都邑,万民以安”,万安因此得名。又因遂兴江口时起五色祥云,故又别称五云。1949年8月7日万安解放,属江西省吉安专区。到1998年底全县辖7个镇、12个乡、1个垦殖场,全县总人口27.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5万人,乡镇劳动力10.86万人.八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6%,少数民族中畲族属于聚居性质,主要分布在县境东南的山区宝山乡、涧田乡,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万安山清水秀,胜景颇多,历代名人争相游历。唐代诗人张九龄曾在县城蛤蟆渡泊过船,宋代爱国名臣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文天祥的《过万安县》待诗词脍炙人口。万安八景,即芙蓉叠、云洲回澜、仙坛霁雪、金滩晴波、龙溪夜月、凤冈朝阳、黄岩遗迹、粤台锭眺,使人留恋忘返。百加的九贤寺,相传文天祥、解缙等曾在此讲学。良口的万良阁,建筑精巧。崇文塔、文明塔居县城两侧,遥遥相对。蕉源山葱茏奇秀,山下是碧波荡漾的蕉源水库。县城古城墙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明代,补修于清朝,至今尚遗存800米,为省内县城古城墙保存较好的一段。登上县城观澜门,脚下是海内外闻名的惶恐滩,举目南望是江西省最大的水电站--雄伟的万安水电站大坝。万安电站库区水面宽阔,水质清澈,两岸大山连绵起伏,植被完好,景致可观,是千里赣江上风景最优美的一段,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旅游风景区。
万安县是一个富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江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地。是曾天宇、张世熙、康克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在涧田乡晓东村还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一代伟人的光辉足迹。
万安县物产充裕,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9%,针叶林占全县森林面积的64.61%,竹林占8.51%,油茶林占11.62%,柑桔、梨、桃、柚、李、枇杷、杨梅、红枣、猕猴桃、罗汉果、银杏等经济果木及药材和其他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尤其以宝山金丝小红枣等远近闻名。水资源丰富,全县集雨面积2000余平方公里,自产流16.43亿立方米。除赣江纵贯全境外,另有大小河流13条,总长约249.9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39.19亿立方米,全县水域面积为12038顷。其中可开发水面为11000公顷,现已开发水面4667公顷,尤其是万安水电站库区大水面开发,网栏、坝栏、网箱养鱼前景十分广阔。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钨、瓷土、稀土、水晶石、黑云母、花岗岩、耐火泥、铜、锡、硒、铁、金、硫磺等。
建国五十年,万安县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78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3.53亿元,二产增加值2.52亿元,三产增加值1.73亿元。与建国初期相比,一产增91倍,二产增1596倍,三产增201倍。三大产业的构成比重已由1949年的80.7:2:18.1改变为45.35:32.37:22.28。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998年全县财政总睡入实现700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5245万元,分别比1952年增长105.1倍和286.8倍。商品市场繁荣,初步构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东西、贯通南北的全方位开放市场体系。1998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是1949年的57.5倍。199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5.35亿元,人均储蓄1922元。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98年全县干部职工年人平工资4469.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5.50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9.89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4.7平方米.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998年全县粮食总产13.24万吨,油料总产1.05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4.2倍和16.2倍;年内生猪饲养总量39.58万头,其中出栏23.43万头;水产品产量8505吨,是1949年的29.4倍。全县以生猪、不产、花生、果业等十大类型的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誉为"万安双红"的金丝小红枣是江南独一无二的小枣类名优产品,玻璃红鲤鱼曾获全国水产品展销会优质不产品奖;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仙鹤牌”盐水花生、“丰美牌”米粉、“红玻鲤”鱼丝、鱼干等农产品基本上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1998年农业商品产值为3.99亿元,商品率为58.89%。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一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05亿元,是1949年的1484倍,其中“八五”时期年平均递增46.8%。机制糖、发电量、水泥、水晶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消费品工业发展加快,‘丰美牌’系列米粉、“红玻鲤”系列鱼丝、“飞来塔”果脯系列、金丝小红责系列产品,品多质好;二是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初步构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食品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增多,经济效益明显;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势头看好,如水晶制品、超细钨丝、工业锅炉、生活节能锅炉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四是培植了一批优势产品,如“丰美牌”米粉系列,曾荣获省轻工厅和省经贸委优秀新产品奖,“红玻鲤”鱼丝系列,获98年江西食品觥会市场“优胜产品”奖和98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十大“中国市场名牌产品”奖。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199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561公里,是1949年的18倍。已初步形成以105国道线、赣江水路和万泰、万兴省道为主的"川"字型交通网络,全县货运量82.1万吨,客运量120万人次,分别比1949年增长568.3---和689.5倍。“八五”"时期新建赣江大桥、嵩阳大桥和桂江悬索桥,新增县乡公路通车里程130公里。1998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506万元,电话装机8485门,全县20个乡(镇)场全面开通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已实行联网,目前已形成电话交换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的电信网和邮运自办、邮件计算机处理的现代邮政网。由于投资环境的改善,招商引资有了较大进展,1998年实际利用外资116万美元、引进县外资金305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81%。
城镇建设成绩斐然。县城现有人口3.45万人,城区规划建设面积17.5平方公里,现已建成5.1平方公里,是1949年的8.3倍。以五云路、凤凰路为主街道的新城区,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城市高架灯交相辉映。3200平方米的五云购物中心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一个宽敞、明亮、整洁、便利的购物环境。日供水能力3万吨的县自来水二厂确保了县城的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近几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房地产开发发展迅猛,一片片居民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大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1998年全社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1998年各级各类学校163所,在校学生4.79万人,是1949年的8.3倍,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县现有各类文化艺术单位15个,图书馆藏书4.5万册,电视卫星地球站40座,电视转播台4座,综合电视覆盖率70.5%,卫生机构28个,病床数50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58人,是1949年的9.6倍。
立足县情,至2010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围绕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提前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稳定和加强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主攻工业,实工业发展上水平;着力活商兴贸,全面繁荣第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依法治县、科教兴县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共同繁荣,万安建成“果业强县、水产大县、财政富县”。2010年,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比1980年翻三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进入小康社会。
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万安人民将满怀信心,以更活的思想、更宽的思路、更实的措施,努力奋斗,用聪明的才智、勤劳的双手将万安这块红色的土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