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jwld(书生)
整理人: fan_z(2003-06-02 09:01:40), 站内信件
|
分宜老城东门外有一座横跨袁河,沟通南北的十一孔大桥,是严嵩在明朝嘉靖年间修建的。桥的两头双狮雄踞,桥的两侧雕栏玉砌,至今四百多年,大观巍峨,一如当年。一九五八年因修筑江口水库,县城迁拆,大桥也因此破损严重。护栏拆尽,雄狮离异,桥的中拱也被炸塌,成了破桥一座,名胜不名,终年泡在水中。然而所剩部分还是坚如铁铸,不少人依然泛舟前往,一睹雄风。当然这是前言,故事说在后面。据说严嵩为了修这座桥,做了几件恶事。他为了从洋江运来石块,又想省钱时,便通令过往船只,每只船都要捎带一方石头,否则不准通行。严阁老的话就是圣旨,人人都怕,加上袁河又是水上要道,一时人搬船载,一座大桥的石块,你捎一块我捎一块便凑齐了。那些石块轻的几百斤,重的千多斤,硬把船工累得眼翻黄。修桥的时候,严嵩召集了五府九县的能工巧匠,砌墩的砌墩,卷拱的卷拱,刻碑雕花闹了个一年两载,一座大桥完了工。据说大桥里面藏了很多宝,有防止大水的金扁担和金水桶,有对付孽龙的金钢剪和金锁链,还有风波筒等等,各式各样的金钢护着这座桥,水涨桥也涨,永远浸不着。听说民国二十三年发大水,大水浸没了屋顶,而万年桥的中拱还露在水面。对这些金器严嵩格外提防,在大桥竣工吃贺酒的那天,他问工匠们金器可会被人盗么?工匠们不留意随便答了话:“除了我们,谁也不要起念头。”严嵩听后当夜就把他们斩尽杀绝。第二天为了定桥名,严嵩又摆开了杀场,过往行人都被盘问,有的说去庐陵,有的说去吉水。严嵩听了火冒三丈:“吓,桥刚修好就来急(吉)水,这还了得。杀!”咔嚓一刀,不少行人当了枉死鬼。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这个吉庆谁也没说中,因为大桥南北就是通往这些地方,鬼晓得过桥还会挨刀。土地公公看得实在不忍心,就变成一个老者来过桥,守桥的厉声发问:“老东西去哪里?”土地公公笑眯眯地便朝大家作了一个揖:“我去万载。”严嵩听罢心花怒放,大家便齐声高叫“千年万载!”此后这座桥便取名万年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