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fei78(阿坤)
整理人: fan_z(2003-06-02 09:01:39), 站内信件
|
孔庙
孔庙,东吻魁星阁,南拥袁河之水,位于市二中校园内。 唐大历间(766-779年),知县杜臻创建,有大成殿五间,中虚八楹。此后屡有兴废,为崇学尊孔,宋至清共十九次维修,李大有、谢谔、章颖等十二人先后有记。孔庙包括棂星门、状元桥、泮池、大成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廨舍、明伦堂等建筑,环以宫墙。基信体建筑大成殿,前置牌匾,中揭“大成殿”三字,殿中楣高悬康熙至同治七帝御书的“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圣集大成”、“圣协时中”、“德齐帱载”、“圣神天纵”七匾。 宫墙两门,分挂“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二匾。清末以来,孔庙日趋朽败,1982年文物普查时,除大成殿、大成门及两庑残存外,附属建筑及文物毁灭殆尽!为使孔庙免于泯灭,1987年4月,开始维修孔庙。修复后的孔庙通面阔21.5米,通进深60.25米,通高14.6米,其主体建筑大成殿面积约500平方米。整个孔庙的建筑风格保持了清代孔庙建筑的特征。
魁星阁
位于市二中南侧的魁星阁是一座四重檐歇的山式建筑,阁基由灰白色麻条石铺砌,四周高0.7米、宽1.8米。底层,即第一层,除四根大柱顶着柱础石外,还有八根檐柱与梁、枋穿插扣紧,围成方形里外“明间”、“次间”。四围砌以青砖、砖墙表面粉以紫红,拱门西向,东、南、北三面各开琉璃九凤窗两扇,室内面积110.25平方米。 阁身包括第二至第四层,按相应比例依次缩小,面积分别为73.9、46.24、21.16平方米。其结构与底层稍异,为井框式木架结构,仅四柱与梁、枋相扣,起承重作用。楼梯、楼面采用杉木企口接缝,四面围以花格隔扇窗,窗外四檐皆覆以琉璃瓦,其中,每个翘挺的角檐之下都垂悬铜铃,清风拂来,响铃阵阵,别有一番雅趣。 阁盖飞檐凤吻,为饰有贴金图案的牡丹镶花屋脊,两端鳌鱼翘尾,中间耸立黄色瓷质葫芦宝瓶。 据文献记载:魁星阁,初名采芹阁。相传该阁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为临江军教授叶师中所创,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知县刘尧诲重建,亦有刘尧诲即阁创建者的说法。该阁明末倾圮。清康熙十年(1671年)七月,知府王抚民、知县符执桓、训导蔡幼倡率重建,同年十月竣工。阁之顶层塑有(三点水加辛)潼真君神像,以供文人祭祀。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知县张景花重修,上下三层,重阿飞檐,高38尺,改名“在兹阁”意为文运昌盛,全在此阁。道光元年(1821年)狂风倾圮。 次年,知县详安率全县士民捐资按原貌修复,绅士周作义、胡拱辰、罗亭玉自备行旅费用监造,改名“魁星阁”,沿袭至今。阁之顶层设魁星术雕像,右执(石加朱)笔,左端木斗,以为点斗之势,意谓用点定中试者的姓名。在科举时代,当地应试者均携香烛、供果前来,以求灵验。 清末瀛州书院山长赵辉有“魁星阁联”: 揽胜赋长吟,每当晓来江气,雨后山光,凭斯楼坐收诸景; 凌虚聊纵步,若要手抉云章,胸罗宿海,与群英更上一层。 1984年3月1日到9月20日江西省及新余市拔专款维修,使古老的魁星阁焕发了青春。1985年5月6日,魁星阁被列为新余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抱石公园
为纪念新余籍国画大师傅抱石所建的抱石公园,位于江西省新余建设路西端的龙虎山,距仙女湖18公里,占地面积29.13公顷。这是中国首座以美术家名字命名的公园。是江西省重点文化设施之一。 公园的设计与布局,力求体现傅抱石先生“阳春白雪”类的艺术风格,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以“雅”置景。现已建成傅抱石展览馆、东大门、南大门、钦风楼、醉笔楼、抱石湖、双亭出水、水榭思石、曲廊夕照、坚石关、三笑桥、红雨桥、儿童乐园、邀月亭、留芳亭、高风亭、观鱼池、花圃房、仰德亭、听涛亭、对奕亭、碧海松涛、艺峰塔等景点和五千米游步道。
东大门牌楼通高13.5米,面阔30米,是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的门楼式牌楼。正背两面楼匾都是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中国政协副主度赵朴初居士题写的“抱石公园”四个金色大字。左次间与右次间的正、背楼匾分别镶嵌的四幅瓷板画,仿自抱石先生的力作《春》、《夏》、《秋》、《冬》。公园南大门牌楼所书“抱石公园”园名出自中国美术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吴作人先生的手迹。
从东大门西进,拾级而上,便有一个小出丘,其上建有园中位置最高的楼阁──钦风楼。它是一座四重檐歇山式仿古建筑,其风格完全仿自虎瞰山上的魁星阁。因其高耸入云,故此景为“高阁凌霄”。它的一楼开有二个券杉雨所书“钦风”二字楼匾,两旁竖嵌“远仁怀德,景贤钦风”这副新余市最短的楹联。出钦风楼沿西北下坡,再向西缓坡上行十步许,道路北侧有一座重檐四方亭──二湘亭。这是根据抱石先生《二湘》画意设计的。亭旁塑造有舜妻──湘君娥皇、湘夫人女英的圆雕像。二湘亭立于莲池之中,以曲板小桥接岸,其匾额为中国版画协会幅主席赖少其先生所书。其楹联则为“袅袅湘莲尧日映,飘飘吴带舜妃来。”由于亭畔莲荷在阳光下芬芳馥郁,故景为“湘莲映日。” 与二湘亭隔道相望的,便是园林建筑小品──桐荫消夏。所谓桐荫消夏,顾名思义,是一处暑夏纳凉的佳所。它以铁管、铁棂条做成仿竹篱笆,漆上绿色; 内设花圃及二层方池;池中架石为山;最里层则筑有“桐荫消夏”钢筋水泥仿竹园林建筑,平面呈丁字形,中国科技协会教授沈左尧先生书有楹联:“酮荫消夏凤凰集,松阁论诗麒麟游。”由“桐荫消夏”北下,可入儿童乐园。园中游娱设施丰富多彩,有猴馆、秋千、骑马、溜溜板、翘翘板、秋千船、猴拉车、碰碰车、摇摆机、哈哈镜、电动马车、欢乐海洋、空中游戏机、童年坪中电动小汽车系列(如:坦克车、青蛙车、兔子车、熊猫车......等),电动大象拉车、电动小摩托车、猪八戒抬花桥以及穿洞跨桥的环行小火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