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anderyiao(一休)
整理人: fan_z(2003-06-02 09:00:52), 站内信件
|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人。明代著名科学家、诗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举世瞩目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写成于任职期内。崇祯十一年(1638)任汀州(今福建长汀)府推官,十四年(1641)任毫州(今安徽毫县)知州。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弃官归家。后又在南明任过职。清顺治年间仍在世,约于顺治与康熙之交去世。
他的著作非常宏富。除被国外学者尊为“技术百科全书”、“权威著作”的《天工开物》外,流传的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四种,失传的有《画音归正》、《厄言十种》、《美利笺》、《乐律》、《杂色文》、《原耗》等十多种政论杂文、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著作。足见其博学而多才。
可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居然三百多年来不为人们所重视,几科无人问津。《明史》、《清史稿》都不立其传,《四库全书》也不录其著,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搜集、整理、出版他的著作,从而引起国内外的注意。
宋应星自幼灵敏聪颖,数岁就能赋诗,与兄应升同学于私塾,先生令每天早晨读新课文七篇。有一天起晚了,其兄已将七篇课文背熟,先生责怪他为何不起早读书,他脱口而背,一口气将七篇全背完,先生奇怪地问他,他回答说:他早醒了,只是在床上听兄长读书,他兄长读一遍,他也就全记住了。先生听了他的话觉得十分惊奇,深感其才智过人。稍长后,《十三经》、《史记》、《国语》、《国策》等样样淹博贯通。
他一生最大成就在科学技术方面,但在哲学、声学、文学方面也都有很深的造诣。明亡前就有不少的诗作,明亡弃官归家后,更是以文学创作自娱,写了不少作品,如政论著作《野议》等对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现实作了正面的批判,并指出政治腐朽,残酷剥削和压迫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文学创作中,据说《美利笺》是一部传奇作品,遗憾的是失传了,不得而知。现流传的《思怜诗》就是他的诗作结集。其中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思怜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思美诗》较多地表现了诗人的幻想,甚至借助仙道,脱离现实的消极思想也有所表露。《怜愚诗》则多讽刺那些愚昧无知到可怜地步的人,有的直接指责剥削阶级贪得无厌的愚蠢行为,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怜愚诗.之六》指责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是造成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青苗子母会牙筹,吸骨吞肤未肯休,直待饥寒群盗起,先从尔室报冤仇。”如《之九》谴责明末统治者在清兵大举入侵的形势下仍然芒淫昏愦:“乘胜之兵已破襄,葛陂贾相半闲堂,且偷睫下红妆艳,为虏明年足伤!”这种谴责和讽刺是非常深刻的。作品对那些只知追求功名利禄的糊涂虫般的知识分子也给予不留情的讽刺:“华夷兵合汴城围,应举书生翰墨辉。斜虎已逃宫驾乱,腐儒犹整旧烂衣。”(《十七》)对于相信天命和迷信的人们,诗人也善意地给以讽刺和批评,如“已信天工有命偕,死生富贵尽前排。祈禳谋策纷纭起,信命初心顷刻乖。”(《四十一》)批评了有些人既相信命运前定,却又求神拜佛的矛盾心理和行为。对于算命先生也作了讽刺:“通书浅陋撰何人,选择先生道煞神。时日若能催富贵,伊家乔梓岂长贫?”(《二十四》)这对算命先生确是沉重的打击。
总的看来,宋应星的诗作表现了他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这是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但也有些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诗人的自然观往往是唯物主义的,而历史观却是唯心主义的,这在相当多有成就的科学家中也不例外。诗人的主要过错不在于这些方面,而在于他在任职期间,先后于汀州和奉新两次镇压过农民起义,以及将人分成十个等级等方面。这是他阶级和思想局限的突出表现。
---- 我是一只被人打的满地找牙的蚂蚁
我是一只被人拨掉两根头发的蚂蚱
我是一只被人砍去两只手臂的瓢虫
我是一只被人斩了所有大腿的蜈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