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oarduck(who cares?)
整理人: fan_z(2003-06-02 08:56:53), 站内信件
|
哥老会反清起义
清光绪十八年(1892)七月二十八日凌晨,萍乡、宜春、万载、莲花、安福、醴陵等县哥老会9000余人,在萍乡大里市上坳口祭旗起义,尊邓海山为正龙头及楚氏一王,统领全军;罗凤冈为平南王,兼总办粮台;李保山为保兵元帅,黄仁伢为三大王。起义军发布告示,称奉九龙山大明主后裔之命,推翻清王朝,光复明室,铲富济贫。最初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经芦溪、宣风,攻袁州府。一路经上埠、高岗埠,攻打萍乡县城,然后乘胜攻取醴陵。不料祭旗时,大风刮倒旗杆,许多会友认为兆头不好,纷纷离去。因而原定计划被打乱。只得在大安里整顿各路队伍,派兵在山口岩设关把守,另派一支队伍攻打芦溪镇的团练,缴获了一批武器。 起义震动朝野,清廷即令两江总督、湖广总督、江西巡抚派兵镇压。起义军留罗凤冈等守山,由邓海山率兵攻萍乡县城。八月初三日,邓率起义军2000余人,出山口岩,经上埠、坂田,向县城进发,在马坪击败地主豪绅的团练,傍晚在南坑宿营,当夜与从县城向南坑奔袭的官军展开了一场大战。带兵先锋李保山英勇战死。南坑之战虽然受挫,但邓海山还是按原定计划,率部经麻山、黄堂洲转战湘东,初五日在湘东与长平方面的李金山所部200多人会合,驻扎在湘东街上。当日计划一同攻取醴陵县城。不料参与这一计划的杞木哥老会头目、讼棍李有芗叛变。当夜李潜往醴陵,向清军首领余虎恩密报起义军的计划,并带领杞木李氏团练,打着哥老会的旗帜向湘东开来。邓海山把他当成自己人前去迎接,李带着团练和反动军队冲上前来,与起义军在湘东大战一场。起义军虽然消灭了许多敌人,但终因事先没有防备,加上湖南方面来的敌人也于这时赶到,因而腹背受敌大败。邓海山只身逃出。八月十三日,隐藏在柳源的邓海山被俘。 起义军在湘东失败以后,留守在大安里的罗凤冈率领的起义军仍深沟高垒,英勇抗击清军的进剿。八月十七日,官军刚字、吉字、振武三营大批军队,从黄峰岭、张家坊、山口岩分三路进攻,起义军被困无援,罗凤冈、罗狗仔等在黄峰岭被俘。坚守天王寨的黄仁伢血战到底,给敌人很大杀伤,后部尽牺牲。起义军各处寨卡全部被烧毁。 八月二十八日,邓海山、罗凤冈被杀害于南昌,轰轰烈烈的一场农民起义失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