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xydxhy(坐看云起)
整理人: coralberry(2003-07-04 09:25:49), 站内信件
|
靠近自然的芳菲
谢海燕
一
听到我们的学校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在办公室里有一位同事说“我们的学校就是几棵树好,只不过自然环境好一点……”她的语气里有点不屑。
但我不这样想,就因为树好,我喜欢我们的学校。自然环境好,应该是其它一切好的基础吧。
校道上那一株株高大的木棉,春来的时候报喜似的开了一树的花,这“不要叶子只要花”的英雄树啊,用燃烧的激情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是青春,什么是热情,什么是忘我的投入……极辉煌地绽放,极辉煌地燃烧,然后,在生命依旧丰满美丽的时候,整朵整朵的掉下来,落地有声。接着,木棉絮便在校园里飞起来了,一丝丝,一团团,洁白柔软的棉絮落在碧绿的草地上,落在清凉的石道上,落在沉积着春天的雨水的洼地里,每一团棉絮里都至少有一颗黑色的种子,落地就生根发芽……有哪一位老师关于青春奋斗的教育能超过那一树木棉花?在洁白的木棉絮里那颗黑色的小种子面前,所有关于生存教育的语言都是不够形象具体的。
操场四周那一圈扶桑,学生们都把它叫作“大红花”,它一年四季都开花的,春天就不用说了,夏天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孩子们踢球时扬起的灰尘头盖脸地罩住了它的枝叶,但她依旧在每一个清晨绽放出水灵的花朵;晚秋及冬日,阳光已经变得嫣红柔软了,很多时候,下过雨,空气是清清冷冷的,但它依然苍翠的绿着,枝叶间绽放的大朵大朵的花,象一张张热情的笑脸,散发着无言的美丽。有哪位老师关于坚强乐观与豁达的教育能超过这一排排“大红花”给人的教育呢?春风阳光、烈日灰尘、寒风冷雨都是它开花的理由呵!
每天能在清新的空气里迎来初升的太阳,踏着挂滿露水的小径走向课堂,在夏天的夜里,穿行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清幽的玉兰花香……自然环境好,多美!
当然,学校“只是几棵树好” 还不够,要什么都好。在这之前,就让那些树那些花尽可能的好吧,孩子们学会了爱自然,欣赏自然,向自然学习,离成功的教育也就不会太远了。
二
面对自然,我总是滿怀虔诚的崇敬与欣赏,忍不住的赞美,想向它学习。
在一些日子里,暮色四合时还在野外,树和草渐渐不再分明,只可以看到丘陵、平地、河流的影像,这样的时刻,我总是能感觉到大地母亲温柔的呼吸,心灵变得像婴儿一样单纯透明;还有一些时候,为房子为职称为奖金而烦恼,便骑车来到海边,面对那一望无际的蓝色,感受着惊涛拍岸的力量,心里便忍不住地想,这么多的水什么时候开始在了呢?什么时候会没有呢?一下子觉得万古洪荒,人类渺小,小我顿时化为乌有。
宇宙演化的规律是那么深沉,远胜人类的情感。自然打一个喷嚏,人间就是暴风骤雨,家家缩在窗玻璃里面看那阴云翻卷,暴雨肆狂。自然的气概,能催醒娇粉细茸的花苞,也能使火山开花,江河没溢,冰陷雪飞。自然蕴育了万物,促进了万物繁衍发展,远比人类高明,却远比人类率性、真实、谦逊。
而我们生而为人,终其一生,是为了什么?
很多的时候,我真的只想做一片枫叶,经霜转红,再与飞雪一起飘然坠下。在风里唱过,在雨里哭过,被阳光抚摸过,与月光相守过,不管是碧亮还是蒙尘,每一天过的都是自然的日子。
可是我现在呢?生命自然的灵性还保有几分?
梭罗说得很尖锐:我们终其一生为谁而受奴役?一个人最大的惶惑就是不明白自己受苦、工作、忧虑是为了什么?
是为什么?许多人都在拷问自己。
在没有圆满答案之前,我用手刨开我可以触及的土地,种下一棵棵美丽的玫瑰。我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只想多靠近自然的芳菲。我无悔:哪怕这些真情的玫瑰被踩塌之后,所有的刺都扎到我心中。
2003-5-29 于启恩
作者姓名:谢海燕
联系地址: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516545)
E—mail :[email protecte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