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物华天宝·美丽江西】
>>南昌>>英雄城市--南昌

主题:英雄城市--南昌
发信人: fan_z(一帆)
整理人: fan_z(2003-06-02 08:54:11), 站内信件

  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又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南昌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6年进入了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的行列,1999年成为18个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之一。 

  在世纪交替之际,南昌迎来了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放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全线贯通、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南昌人民决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求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上的发展,争取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南昌建成开放型、多功能、高效益、强辐射的内陆中心城市。

  南昌钟灵毓秀。春秋战国时期,孔丘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南游至江”,中原文化开始传入。西汉至清代,南昌孕育了西汉高士徐稚(徐孺子),晋代治水专家许逊,五代南唐的丹青家董源,宋代词宗晏殊,元代散曲作家刘时中,航海家汪大渊,明代研究日食的杰出天文学家欧阳斌元,明末清初“四大画僧”之一的八大山人(朱耷)和“三大医家”之一的喻嘉言,清代《四库全书》编辑彭元瑞、裘曰修和曹秀先等杰出人物。历代许多名人文士,如澹台灭明、梅福、王勃、张九龄、孟浩然、白居易、杜牧、韩愈、欧阳修、苏辙、朱熹、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文天祥、唐寅、汤显祖、宋应星等,都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或不朽诗文,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

  南昌人民有反帝反封建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为了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曾进行了无数次的反抗和斗争。鸦片战争后,南昌人民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震撼世界的武装起义,南昌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被誉为“英雄城”,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新中国的诞生给古城带来了勃勃生机。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南昌人民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城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昌社会主义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如今的南昌已成为一座经济发达、科技进步、文教先进、交通便利的现代化综合性城市。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坐落在繁华的中山路西端洗马池,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19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到南昌,包租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行社成为领导起义指挥中心。

  8月1日凌晨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领导和指挥下,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爆发了,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近万人,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月一日就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纪念日。

  如今,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所在地。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已辟为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图表、照片、文物以及参加南昌起义的老同志题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还按原貌恢复曾经举行过领导会议的喜庆礼堂,周恩来工作过的25号房间,林伯渠的办公室兼卧室的20号房间,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地点9号房间,部分起义领导人住过的10号房间,以及在一楼天井两侧的警卫连和卫生处的部分住房。此外,三楼的展厅还陈列了一组周恩来生平的照片。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挺指挥部旧址

  坐落在南昌市百花洲东湖旁的第二中学(原名心远中学)内。南昌起义时,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司令部即设在这所学校的一栋南北两层砖瓦结构的“工”字楼里。楼上是当时指挥部的办公室、会议室和电话总机房,楼下住着警卫部队。两棵葱茏的大树,犹如卫士守卫在楼前。 
    
  1927年7月30日下午2小时,叶挺在会议室召开了二十四师营以上及师直机关的军官会议,传达了党的起义决定,部署战斗任务。起义中,叶挺指挥第二十四师主攻驻守在天主教堂、贡院、新营房一带的三个团的敌军。起义军所向披靡,连战皆捷,又一次显示了“铁军”的威力。
起义胜利后,叶挺任起义军前敌代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这个指挥部也就成了整编后的第十一军指挥部。 

  解放后,心远中学易名为南昌市第二中学。为了纪念叶挺和“铁军”在南昌起义中的不朽功绩,人民政府修缮了这栋“工”字楼,使其基本上保持了原貌,并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于1997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
 



----
 ^ē^ ^ě^ ^ō^ ^ǒ^ ^ǔ^
┏━┳━┳━┳━┳━┓
┃一┃舟┃轻┃海┃阔┃
┣━╋━╋━╋━╋━┫
┃帆┃满┃逐┃风┃波┃
┣━╋━╋━╋━╋━┫
┃是┃日┃再┃回┃首┃
┣━╋━╋━╋━╋━┫
┃我┃已┃千┃山┃过┃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