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ina3838(lina)
整理人: ivan114(2003-08-11 21:44:16), 站内信件
|
“医生,最近我的孩子变得很奇怪,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里,整晚不肯出来。”
“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
“我实在想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
“想不出原因……”
“我也曾问过学校的老师,是否学校里发生什么事情,但是老师也想不透为什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喔!连老师也想不出什么理由吗?”
“我曾跟我先生商量过这件事,但是他满脑子都是公事,总认为教育孩子是我的责任,所以,他也不肯听我说……”
“喔!他把教孩子的责任都推给你,却不听你的意见吗?”
以上是一位为了小孩的问题,而去找医生商谈的母亲他们的谈话内容的一部分。或许你已经察觉到医生一直在重复这位母亲所说的话,其实,这种重复就如同“点头”、“附和”的效果一样,在面谈的理论上,称之为“承让术”,也就是使对方不断说话的技巧之一。
另外,要让对方说出真心话,最重要的是在提问题时,绝对不要让对方只有回答“是”或“不是”的机会。例如:“你的先生了解你的孩子吗?”、“你曾跟你先生商量过吗?”之类的这种问题,只会让对方的回答往往仅有“是”、“不是”。
因此,最好改为:“你认为你的先生了解孩子的程度如何?”、“你先生如何才会聆听你所提出的问题?”这种问话,就可避免只有“是”、“不是”的答案。有句古话说:“善于说话的人,必定也善于听他人说话。”总之,让对方去除心理的隔膜,就是最重要的原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