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K专栏·原创>>ft.858专栏>>关于散文体裁的辨析

主题:关于散文体裁的辨析
发信人: ft.858(蓝色的眼泪)
整理人: coralberry(2003-05-27 03:34:12), 站内信件
   散文作为当今文学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体裁,理解方面自然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而近来争论得比较多且持久的一个话题就是:散文所写的究竟应该是完全真实的东西抑或可以加入自己的虚构。 

    执散文应该是完全写实的观点的人们提出了一个论据即是:如果说散文要加入虚构的成分的话,那倒不如将之并入小说一类文体了。而认为散文可以用虚构情节的人们则认为:作为一种对生活的提炼与升华,散文的题材是可以经过作者的再加工与创造,让情节更加丰富感人,更加饱满一些。 

    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后者的观点。写作来源于生活,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一点事实。没有高高在上的文学,文学的真正目的还是需要读者来加以评论与阐释。而如何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幻成一出清新美丽的场景,这就需要作者进行从搜集素材、整理素材、提炼素材、升华素材、再创造素材、直到作品的完成,这里将不可避免的融入创作者的思想及创作者对于素材的视角、理解深度以及创作者自身的水平和局限性了,这里的每一个文字都烙上了创作者的风格痕迹。所以说散文的题材应该多样化一点,处理艺术上也是需要经过作者的再创作的。 

    如张中行的《昆虫二题》、袁鹰的《宣南雨又来》、丹晨的《斯人独憔悴》、刘成章的《延安牡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韩小惠的《欢喜佛境界》、池莉的《有书无斋记》。。。。。。这一篇篇现代散文名篇,浸透着创作者的无数心血。张洁说她的《我很久没有喝过香槟了》一文是“等了好几年才等来的”灵感。真正的创作者是非常辛苦的,也丝毫不如众人想象的那样诗情画意。 

    最后用韩小惠女士的一句话来收尾吧:“散文只有具有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和心灵高度,才能深刻和厚重起来。” 


----
  
▇▇▇▇▇▇▇▇    
▇☆笑看风云☆▇    
▇   斑  主   ▇ 
▇☆月色朦胧☆▇    
▇   斑  斧   ▇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