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aa234(
)
整理人: aaa234(2003-09-25 09:45:56), 站内信件
|
香港期货交易所 郑汉杰
从1986年推出以来,恒生指数期货的交易量不断增加,虽然有时恒生指数的波动性较大,但是期交所仍可保证市场的运作顺利、稳定、公平及有秩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到恒生期货指数交易中来,除了恒生指数本身所产生的吸引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期货市场的运作符合国际标准。现在的市场交易份额中,有50%左右来自香港的散户,19%是香港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海外投资者占市场买卖总额的28%,会员公司户口的买卖是6%。至于投资者买卖恒生指数的目的,资料显示1999年有74%的交易属单纯的投机性交易,17.5%的交易用作套期保值,余下8.5%是套利交易。
恒生指数期货成功的经验,可以为国内推出股指期货提供一些借鉴。我认为,一个金融期货产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具体来说有八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现货市场的条件。成熟和高流通量的现货市场是发展股指期货的先决条件。现在国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各有数百家,遍及各行各业,证券现货成交量也已达到一定水平。
二是法规与监管方面。国内证券市场的监管与法规亦日渐完善,1999年7月《证券法》实施,更为证券市场稳健发展打下了基础。然而,在期货法规方面,仍停留在临时法规及指引的阶段,如果期货法能够通过,对市场的发展会有帮助。
三是信息的传送。在股市、期市多年的发展后,内地在金融、信息传送方面已经极为普及,其即时性及多元化有一定的水平,然而透明度及企业操守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是股指期货合约的设计。恒生指数期货没有设立最高价格波幅的限制,就是说,在指定的交易时间内,不管现在的期货价格跟市价的差别有多大,所有合约月份的合约都可以作买卖,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只要现货市场可以连续不停地交易,那么期货市场就不应该有最高价格波幅的限制。
恒生指数期货合约到期的最后结算价,并不是当天现货市场的恒生指数收市价,而是当天现货市场每五分钟恒指全天的平均价。与收市价相比,这样的最后结算价不易被操纵,可以提高市场的公平性,吸引投资者参与。
至于大量的未平仓合约,投资者如果拥有恒生指数期货任何月份合约长仓或者短仓,超过规定量,就要呈报,这样,香港期货交易所就可以随时知道谁持有大量未平仓合约,会不会增加市场的风险。如果必要的话,就可能提高该投资者的按金要求,或是强迫平仓,减低市场的风险。
设计好期货合约后,在股指期货推出前,风险控管、拟定适当按金水平、防止人为操纵市场及教育投资者也是重要的工作。
五是风险控管方面。风险控管大致可分为交易机制与期货商两部分。交易机制着重交易的整体系统、营运及结算风险。在结算方面,需要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密切配合,不然,期货商将难以应付因市场波动而引至的追收按金。有时恒生指数波动也很大,在恒生指数期货价格波动最大的一天,结算公司在当天追收按金三次,金额共180亿,会员必须在这些追收按金通知发出后一个小时内追加按金到位。而期货商方面,有其内部的系统,营运及客户的信用风险。交易机制与期货商的风险控管对市场整体的运作都甚为重要。
六是拟定适当的按金水平。在推出股指期货前,必须适当地拟定合约按金水平。按金水平主要应与股票指数的历史波幅及预计的未来波幅相适应,按金水平订得过高,就会影响股指期货的吸引力和流通量,但是如果订得过低,就会增加市场风险,因此,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恒生指数根据波动的变化,若波幅持续增加,期指按金水平就要提高,相反若波幅持续减少,按金水平就要降低。
七是防止人为操纵市场。期货与现货有一定的互动关系,操纵股票指数中的主要成分股,可以影响股指期货的价格,反过来,操纵股指期货对股市的主要成分股也有一定的影响。故此,防止人为市场操纵,要在现货跟股指期货双方面进行。期货市场常见的持仓限额即是这个目的,现在任何人持有恒生指数期货和期权,各合约月份经调整后的长仓或是短仓总量,不能超过一万张合约。
八是公众教育与培训。在较为成熟的市场,新产品的教育颇为普及。例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新产品推出前,都有大规模的推介及教育活动,在商品成功的推出后,也有经常性的市场教育。恒生指数期货的成功,也得益于市场教育的配合。投资大众和市场从业人员对恒生指数期货的认识加深的话,这个市场成交量就会上升。过去,期交所一直努力增进大众对恒生指数期货的了解,比如去年,就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文章,分别在中、英文报章上刊登。将来,期交所仍会继续推行公众教育。
国内的金融市场尚在萌芽阶段,新产品股指期货的推出,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同及了解。如果投资大众对股指期货的应用有认识,证券与期货从业人员对其用途及市场运作有深厚了解,国内推出股指期货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国内各界可能对推出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有所顾虑。从早期美国农作物期货开始,很多研究都发现期货对现货市场有正面的贡献;在金融商品期货方面,很多学术报告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在对1987年股灾的研究中,香港证监会及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做了不少报告,这些报告中的研究结果表明,期货与股灾无关。当然,期货对现货的波动偶有影响,但在适当的市场机制下,通常为正面影响。
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并非竞争的。股指期货市场根据宏观经济资料进行买卖,而现货市场则专注于根据个别公司状况进行的买卖。但这些并不意味着期货市场不需要现货市场的协助,而能自行拟定价格。现货市场价格及成交量以及投资者的市场需求等都是重要的资料,期货市场集合这些资料,连同期货交易的动向,拟定新的价格。由于期货市场集合资料较现货市场快速,所以期货市场的价格通常是领先现货市场的价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