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红楼逸梦>>曲径通幽 话题讨论>>比较探讨>>“红楼梦只是一个俗艳的女子”>>鲁迅。迅鲁。《桃红楼梦》(四)--3

主题:鲁迅。迅鲁。《桃红楼梦》(四)--3
发信人: cdy1230(伊洋)
整理人: chocho.1(2003-05-22 18:50:34), 站内信件
 
 鲁迅。迅鲁。《桃红楼梦》(四)--3 

    “荒唐话”辨析--3 

    三:置污泥而不染。 
    徐晋如将《红楼梦》与晚明文化气脉联系,那是扯淡。乱点鸳鸯 
谱。说晚明文化气脉和《红楼梦》的重要特征是“淫”,那更是胡闹。 
    为什么这样说? 
    (一)《红楼梦》与晚明文化气脉的联系 
    1:徐晋如所说的晚明文化气脉“金粉浮华而内里虚弱,它极度放 
纵却又道貌岸然”等观点只是晚明文化诸多特点之一,它不是晚明文 
化的全部内涵;他之所以要把《红楼梦》与他断章取义的晚明文化气 
脉的特点联系起来,目的就是一开始就把《红楼梦》强行的置于“淫” 
书这一判断上,再加以抨击。 
    2:晚明文化在概念上与《红楼梦》不匹配。不在一个意义上。 
“晚明文化”不是“明清文化”,也不是“明清小说”概念的内涵。 
所以用“晚明文化”解释不了《红楼梦》的气脉问题; 
    3:晚明不是中国章回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在数量和质量上, 
都不是最高的阶段和有代表意义的时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产生于清中期的《红楼梦》与晚明的文化没有直接的关系; 
    4:即使我们把命题放在《红楼梦》与晚明文化气脉的联系对比上, 
那么,按徐晋如所谓的晚明文化气脉的特点也是根本对立的。徐晋如 
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关于淫 
    徐晋如把晚明的文化气脉的特征说成是“淫”。这是无稽之谈。 
    1:明清的小说中有大量反映色情的,但是它不能代表这个时期 
小说的特点。因为,它与阅读的群体现象有关:无论是在封建社会, 
民国,还是当代社会中,占有文化主体的阶层不欣赏色情文学;占有 
文学文化主体的阶层也不会接受色情文学。这就是说,在人群中,喜 
欢色情文学的官宦不占多数;喜欢阅读,创作色情文学的知识阶层也 
不占有多数。农民,农业工人接受色情文学的也不占有多数人。接受 
色情文学的只是一个固定的阅读群体,而这个群体往往并不关心文学 
自身的意义,他们需要的只是“享乐”; 
    2:其次,色情文化在任何的社会形态中,都有悖于当时的伦理 
道德。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干预不会让它们成为文化的主流。封建政府 
是这样,民国政府也是这样。社会上流传一些色情小说,如同犯罪的 
现象一样,任何时期都有。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就有大量的 
色情杂志流行过。这种色情杂志,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堕落文 
化的产物。与文化“气脉”无关。 
    3:晚明是中国农业,手工业,小商业高度发达时期。统治阶层 
沉湎享乐,宦官势力当道。文学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政 
治特点。但是把这种沉湎享乐的风气归纳成“淫”,这个“淫”与徐 
晋如所说的文学为“贵族玩弄女性提供诗意”的“淫”不是一个意义 
上的内涵。 
    徐晋如所谓“晚明文化气脉最重要的特征是"淫"”完全是凭他自 
己的想象,脱离社会实际的推理。他小看了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社 
会发展的主流动力。 
    其实,用是否色情去谈《红楼梦》既愚蠢,又小儿科。列宁有一 
句话,我看就是说徐晋如的“一个傻瓜提出来的问题,十个聪明人也 
回答不出来”。徐某人研究的问题太深了,深到阴朝地府里了。 
    色情文学的问题文学作品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中算是个什么东西。 
它充其量属于一个文化人的另类,害人害已的败类。 

    我们审视《红楼梦》是在一个更高级的层次,在感性审美中升华 
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审美的享受。 
    这是徐晋如永远也不会理解到的感受。 
    这是一个是否脱离了人的文明的原始的意识,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不同的人的区别。 
    曹雪芹并不象徐晋如想象的那样渺小,低级。他公开的把创作《 
红楼梦》的思想理念告诉了读者,任何有健康心理的读者都可以从中 
领略到《红楼梦》为什么会获得极高的文学地位。为什么会受到几代 
读者的青睐。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借石头之语云: 
    “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 
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 
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 
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 
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 
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 
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 
理之话。。。” 
    这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曹雪芹深刻的揭示了当时文学创作思 
想理念上存在的种种弊端。有文学作品思想性的,也有文学作品取材 
格调方面的,亦有做作,步人后驱效仿他人的,等等。 
    曹雪芹看得透这些文学作品存在着的弊端和问题,说明他对于文 
学创作的规律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这无疑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 
坚实,深刻的基础。 
    我们借助曹雪芹对创作思想理念,来分析贾宝玉的荒唐话,实际 
上,它是有着极为坚实的思想基础的,不是偶然的,更不是荒唐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的确高深,令人钦佩。如果我们认可徐晋如的晚明文化气 
脉之说,那么《红楼梦》就是置污泥中而不染的绽放的芙蓉。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