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网友专辑』★★>>+-------[ 一定得lionqing ]-------+>>[转载]:康王路上忆康王

主题:[转载]:康王路上忆康王
发信人: lionqing(非非典)
整理人: freeforall(2003-05-11 14:18:29),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eehouse版boogeyman的《康王路上忆康王》★
康王路上忆康王



  广州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中,荔湾广场之侧有一条康王路。此路南通黄沙,北通东风西,早在国民党统治的民国时期已有开通康王路的计划。没有开通的原因不详,有说资金短缺,有说其它政治原因。后来全中国解放,直至二十世纪末,荔湾区政府向市政府申请开发此路,因当时聘请世纪集团公司负责开发工作,施工单位私自设置“世纪中路”的路牌,所以市民曾一时把此路名为世纪路。后政府根据民国时期计划开发此路段的史料,正式定名为“康王路”。

  此路得名从北段有康王上街、康王下街、康王直街而来,附近古有康王祠。祠中供奉的“康王”,原是宋代的将军,名叫康保裔。

  康保裔生卒年已难考。他是河南洛阳人,祖父与父亲均是为国捐躯的武将。康保裔精于骑射,赵匡胤打天下建宋朝之初,他已战功显赫。后与辽兵交战于石岭关时,更是所向披靡,大振军威。他在战场上威猛如虎,平时却文质彬彬。由于屡立战功,官至边防重镇高阳关都部署(驻军指挥官)。

  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辽兵又犯宋境,年逾花甲的康保裔奋起率军抗敌。在一次大战中,因别的部队主将不配合,至康部身陷重围。部下愿拼死掩护他化装突围,但他却不愿苟且偷生,愿与部下一死报国。终于,他率部与敌军激战两昼夜,全军上下英勇捐躯!

  消息传回朝廷,上下一片慨叹。宋真宗为悼念他停止上朝两日,并对群臣说:“康保裔一家三代捐躯沙场,一门忠烈,深为可嘉。”于是,对康保裔三子一孙均封官职,从优抚恤。

  对康保裔的事迹,在《宋史·忠义传》及《河南通志·忠烈传》中均有记载。后人尊称他为康公,百姓还将他神化,称为“康王”,康公庙、康王庙遍布大江南北。不少地方还传说康公被困时曾得鸭群足迹蒙蔽了敌人,故康公诞辰之日,百姓不食鸭肉、鸭蛋。广州除了西关有纪念康保裔的街道外,河南(海珠区)也有康公街(在前进路),康公后街(在同福中路)。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