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ng1015(色猪)
整理人: yong1015(2003-04-28 19:25:45), 站内信件
|
天生导师
也许拍过一些DV短片,水平还过得去,但绝对称不上优秀;也许对电影只停留在观摩阶段,对电影的评论未必专业,但能够发人所未发。关于一部电影,你看再多的影评可能也摸不着门道,但只要他能给你解释一两句,足可令人顿开茅塞。他并不适合做导演,因为他不具备相关才能;他并不适合做影评人,因为他不喜欢卖弄各种最时髦的电影术语,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体力不支
拍电影是一件绝对的体力活,这一点不消说了。即便是剪片子,有些人只要盯着画面飞速变幻的屏幕五分钟就会头晕得要命。这类体力不支的人当然不能从事电影工作,只好停留在影迷的阶段。
理论专家
人可以分为三类:对理论感兴趣,对实践感兴趣,对人感兴趣。有些人天生爱讲理论,他有能力把所有喜欢的电影都找到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他能把周星驰电影说成是“夫”“波”“斯”“基”们的电影的荒诞版,把北野武不停的走路和罗拉的奔跑从东西方文化整合的角度进行分析。2001年8月,有记者问周星驰:“你的电影都是反偶像的,而你现在却被视为偶像,像是一个神话,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星仔使劲想了半天,还是没明白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这个记者便是对理论感兴趣的人,而星仔是对实践感兴趣的人,关心星仔绯闻的记者则是对人感兴趣的人。
技术人才
对电影的载体有深入研究,这一类人中的登峰造极者便是星战的班底。就影迷而言,通常是对DVD碟片、碟机和音响颇有一套。
收藏家
有着汗牛充栋的影碟收藏,留着退休之后再看。
它山之石
可能是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的人才,和他一起看电影,你会听到一些关于故事、画面与音乐的特别评论,让人感觉很新鲜。
大师的过去总是比今天好
有一类影迷谈起电影大师们,总是喜欢说该大师从前的电影比现在好得多,不出名的时候拍的电影比成名之后拍的电影好,在本国时候拍的电影比移居好莱坞之后拍的电影好。这些看法有时很有道理,但有时候便颇有偏差,实际上是大师已经进步了,而他还在停在从前的欣赏水平。
独占大师
把电影大师视为个人私有物品,一听到别人对该大师的议论,总喜欢批评别人,一方面表示自己的专业,一方面表示自己看该大师的作品比别人早。
以成败论英雄
因为自己没什么辨别能力,所以比较迷信电影奖。比如郑渊洁说人生如果能获得三种奖就是最大的成功:诺贝尔,奥运金牌,奥斯卡。(不过,后来他在作品中纠正了这一说法。)他就是这种影迷的代表,甚至不知道奥斯卡只是美国人的奖。
法国迷信
认为法国电影世界第一,法国小说世界第一,法国什么什么。实际上他看过的法国电影可能比美国电影少得多,正因为新鲜,才觉得好。如果让他每天看法国电影,看那些法国人不停地对各种东西表达意见但绝对没有行动,保管让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自成一家
我的一位做学生时的朋友,他把电影分为两种:动作片和说话片。前者充满各种不间断的动作,后者是演员在不停地讲话。尽管你在任何一本电影教材上都看不到这种分类方法,但我觉得很准确。
我的另一位朋友则对各国电影的成见比较深。比如,他觉得,如果要拍一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女人由老处女到性解放,这么一个转变的过程,那么法国电影将充满这个女人与自己母亲就人生、就爱情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讨论,美国电影将用昂贵的器材精心拍摄床戏部分并配上好听的音乐,日本电影的前半部将沉闷如一部中国电影后半部突然变成世界残酷写真,中国电影是把前半部日本电影抻长成一整部。
不合格的娱记
有些娱记由于是影迷出身,在采访自己关心的电影人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成见加诸对方身上,而他的这些成见只是从一些新闻中得到的印象,未必准确。比如有些娱记在采访塔伦蒂诺之前就把黑色电影这四个字结结实实地扣在对方头上了,采访星仔之前就认定对方是无厘头了,而自己还以为自己对电影知识丰富,可以令对方有相见恨晚之感,殊不知……
演员猎手
影迷与非影迷一起看电影时,常常为对方解释演员的名字,如果是给老妈讲解哪个是梁朝伟哪个是舒淇那就比较没劲,如果你在和朋友一起看电影时能说出周丽琪、蒙嘉慧这一类普通人并不熟悉的名字,难免会有点得意。但也有些人是非此不乐,买票进电影院看《爱情麻辣烫》就是为了看周华健、赵传在哪里出现,便令人不敢恭维。
勤于问路
对电影并无感情,但有大把时间需要打发,而被动成为影迷。这类人记忆力奇差,理解力基本不存在,总要问周围的人:“哎,那个胖子是谁呀?他刚才出来过吗?”
类型片迷
在我出生的那座小城,租碟店里多的是这种人,专门爱看恐怖片,或者动作片,或者爱情片,或者三级片,总之而取所需。我的一位朋友便对自己的爱好非常理直气壮,听说他有一次去录像厅,刚一进门就大声问卖票的:“哎,有三级片吗?”周围的人全愣了。对方吓了一跳,还以为他是便衣警察,直到看我的那位朋友掉头要走,才慢悠悠地说:“别走哇,有好片,有好片……”
壮志骄阳
最感人的影迷是那些誓要争取步入电影圣殿的人。一个常到我们楼里卖影碟的男孩,就表示自己正准备考北电导演系。一想到卖给自己影碟的人便是将来的什么“夫”“波”“斯”“基”,心里就感觉怪怪。
别有用心
有些人不喜欢看电影,喜欢谈有关电影的秩事,他关心黑泽明喜欢吃什么,某某女演员在哪里整容。
勇气十足
有些人对没有看过的电影也敢发表评论,在某处听到朋友所发的议论,他就敢拿到另一个场合当作自己的见解讲出来,可得最佳勇气奖。
※ 甜药(zhouxiang2003)发表于2003/04/26 17:57:37 来自Tom美术论坛 >>
盗版电影天堂
----
DVD娱乐资讯
中国口头传承文学面临消亡
箭猪:[
轻轻抚摩我,就不会刺到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