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中国文化>>☆ 天文·地理 ☆>>地理>>关于昆明大观楼长联

主题:关于昆明大观楼长联
发信人: fslts2(佛山阿佬)
整理人: dannylu(2003-06-01 14:36:13), 站内信件
               关于昆明大观楼长联(一)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人孙髯翁撰。此联在康乾年间即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而且直至道光年间,仍然当之无愧。光绪以来,才陆续出现了比此联更长的鸿篇巨制,不过多少都是受此联影响的结果。
    孙髯翁,姓孙,名髯,字髯翁,号颐庵。陕西三原人。据说“生而有髯,故以髯名”。《续修昆明县志》说,孙“喜习诗、古文”,“博学多识”,敏于记诵。其诗文豪宕不羁,“名重一时”。因不满科场“以盗贼待士”,誓不赴考,终以“布衣” 落拓一生。性喜梅花,曾自刻“万树梅花一布衣” 小印一方以自励。晚年寄迹昆明圆通山咒蛟台卜易为生。后应苗氏之请,执教于弥勒,门墙桃李,一时称盛。死葬弥勒城西。清道光年间,人在其墓前立石碑一,中书“滇南布衣学士孙髯翁先生之墓”,两旁题联:“古冢城西留傲骨,名士滇南一布衣”。碑联至今尚存焉。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昆明大观楼建成。孙见诗人墨客前往吟诗作赋,作品大多是为朝廷歌功颂德之作,心中甚为恼愤,于是傲然写下此联。
    此联上写滇池风物,下写云南历史,气魄雄伟,文辞富丽。
    最初由昆明寒士陆树堂用行草书写悬挂。
    咸丰七年(1857年),大观楼毁于兵火,陆书原联不存。
    同治五年(1866年)大观楼重建,原二层改为三层。
    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命云南近代白族书法家赵潘以工笔楷书重书孙联,兰底金字,光彩夺目.其书法端庄稳重,字字珠园玉润.该联至今已经悬挂了一百多年。

【附】弥勒孙髯翁墓联:
    读大观楼一联,脍炙人口久矣。就苹天苇地,濡染笔墨生辉。布衣有何能,几历昆池劫灰,常图不磨文字。
    出邑爽门半里,迢遥马鬣依然。叹断碣残碑,灭没名流不少。吾辈非好事,一存南天傲骨,以昭先正典型。

                  关于昆明大观楼长联(二)

    大观楼联,由于它从政治上完全否定了包括清王朝在内的历代王朝,所以,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曾遭程含章和阮元的篡改。

程含章改大观楼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金马,西峙碧鸡,北耸青虹,南翔白鹤。高人韵士,定当击节讴歌况栏外树色江声,随地皆诗情画意。更云开雨霁,何时不鱼跃鸢飞。登斯楼也,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风,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举欲同符天地。至今日离宮别馆,悉化为苦草长林;并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照。游于浦者,止剩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行秋雁,两岸芦花

    程含章的改动,主要是用了“云开雨霁,何时不鱼跃鸢飞” 之类的词语,以突出当时的“自由空气”,使人感到生活在大清天下是如何不错而已,因此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据《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十八》:“程含章,云南景东人。其先佐官吏捕杀土寇,惧祸,改姓罗。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嘉庆初,大挑知县,分广东,署封川。坐回护前令讳盗,革职,投效海疆,屡歼获剧盗,擢知州,署雷州府同知,率乡勇破海盗乌石大,迁南雄直隶州;又坐失察属县亏空,革职,寻复官。以勘丈南雄州属田亩,总督蒋攸銛疏荐,擢知府,补惠州。历山东兗沂曹道、按察使、河南布政使。” 程含章卒于道光十二年。


阮元改大观楼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向远,喜茫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依盘龙,南驯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洲,衬将起苍崖翠壁;更苹天苇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 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碑,都付与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鸿雁,一片沧桑

    阮元的改动,情况则有所不同。孙的“披襟岸帻” ,在阮元看来,是过于放荡不羁,不合正人君子风度,于是改为“凭栏向远”;与之相应的“何妨选胜登临” 改为“惜抛流水光阴”,也就是士大夫及时行乐之意。孙历数汉唐宋元的英雄业绩后,说“伟烈丰功”“都付与苍烟落照”,也就是总归一空——当然也就包含对大清的否定,在阮元看来那就不得了了!于是,轻轻勾掉“伟烈丰功”,改成“爨长蒙酋”,据说是指明末引清兵入关、清康熙年间镇守云南复又反叛而被清朝所灭的吴三桂等人(当然,字面上“爨”“蒙” 系汉唐时代统治云南的乌、白蛮姓氏),于是,长联的主题就明显改变了!从原联对历代王朝的否定变成了对大清王朝的颂歌。
    据说,阮元的联一出,“彼都(昆明)人士” 便“立刻大哗”!当时就有名士公开指责说:“阮元所改,不及原文远甚,芸台亦多事矣。”于是一首讥讽阮元的打油诗就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软烟袋(阮芸台)不通, 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

    阮元(1764-1849),清代著名学者,书家.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户、兵、工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卒溢文达.(《清史稿》卷三百六十四有传.)

                  关于昆明大观楼长联(三)

孙髯翁大观楼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录几联以孙髯翁大观楼联为蓝本的长联,与同好共赏!

㈠讽吸鸦片者联

    五百两烟泥赊来手里。价亷货净,喜洋洋兴趣无穷。看粤夸黑土,楚重红瓤,黔尚青山,滇崇白水。估成辨色,不妨请客闲评。趁火旺炉燃,煮就了鱼泡蟹眼。正更长夜永,安排些雪藕冰桃。莫辜负四棱响斗,万字香盘,九节老枪,三镶玉嘴。
    数十年家业忘却心头。瘾发神疲,叹滚滚钱财何用!想名类巴菰,膏珍福寿,种传罂粟,花号芙蓉。横枕开灯,足尽平生乐事。为朝吹暮吸,哪怕它日烈风寒。纵妻怨儿啼,全装作天聋地哑。只剩下几寸囚毛,半袖肩膀,两行清涕,一副枯骸。

㈡叹科举考试联(【清】江受先撰,本联上下联均比大观楼联少四字,用“□”标出)

    五百里蓉城奔来眼底。□□□□,喜洋洋录出遗才。便东游牛市,南谒羊宫,西到满城,南观昭觉。假充豪杰,借此宿柳眠花。便水榭茶亭,商量就拈香换帖。更酒楼烟馆,贪恋着过瘾传杯。莫辜负威仪小帽,履秦朝鞋,义和虾仁,月兴酢肉。
    数千人蒿目惨上心头。□□□□,怒轰轰怨着主考。想文揣时风,诗遵官韵,策操纂要,经习短篇。废寝忘食,尚望步蟾折桂。奈邮传报语,叫不应解元老爷。及爱女娇妻,做不成夫人小姐。只剩得半副号帘,三场题纸,两枚残烛,一个提筐。

㈢斥“一二·一” 惨案制造者联(任继愈撰)

    三百个军人奔来眼底。摩拳擦掌,势汹汹径往前冲。看周绅牛劲,西服乱闯,俊杰被擒,林蔚帮凶。走狗奴才,何妨硬打蛮干。趁闹里无备,抢几支手表水笔。更撕毁壁报,放一些冷枪热炮。不辜负四文赏钱,九个流氓,半打特务,三升暴徒。
    数日前往事注到心头。怒发冲冠,叹滚滚英雄谁在!想于再先生,潘琰小姐,华昌同学,鲁连烈士。壮伟殉难,抛去七尺之躯。尽造谣中伤,掩不了血腥罪行。便拼却一死,留待后继者标榜。谁要你两口棺材,十万具钱,几句谎言,一点假意!

    【注】1949.11.25,昆明学生五六千人在西南联大举行反内战集会,国民党云南省警备司令关麟征派兵包围会场,开枪恫吓。次日,学生罢课,并上街宣传以示抗议。12.1,国民党出动特务暴徒,冲进学校,血腥镇压罢课师生。伤60余人,重伤12人。南菁中学教师于再,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遇难,是为“一二·一” 惨案。
    周绅,三青团云南支团部秘书兼宣传股长,是“一二·一” 惨案的得力打手。西服,穿西服的特务。林蔚,蒋介石亲信,“一二·一” 惨案的部署者。



----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