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情系赣江>>
【潮起潮落·活动专栏】
>>美丽的江西>>景德镇>>乐平市文化长廊

主题:乐平市文化长廊
发信人: fan_z(一帆)
整理人: fan_z(2003-04-26 16:13:02), 站内信件

 
 [文物遗址]
      乐平涌山车溪出土的商代圜底绳纹陶罐,韩家出土的战国青铜铎铃,城区李家岭出土的宋代胡人牵马瓷像,以及在镇桥、涌山等地征集到的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等遗物,均从不同的层面形象展示了我市商朝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原本样貌。迄今我市已公布的省、市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8处,省保涌山洞穴遗址和山下岩洞出土的打制石器以及百余件动物化石,为探索我省人类起源、迁徒,提供了珍贵素材。市保鸬鹚乡韩家村高岸岭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小型石范和刻划在陶片上的最初文字,有力地证实了乐平是较早跨进青铜文明社会的地区之一。而漫长的封建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墓葬窑址、居民建筑、书院碑刻等文物则是多不胜举,如:有反映古代社会生活面貌的礼林铺里的宋代壁画墓;有展示资本主义萌芽在乐平接渡窑上兴起的明代外销商品瓷器;有集建筑艺术、文学戏曲、工艺雕刻、乡规民俗等于一体的镇桥浒崦清代戏台;有闻名于江南的晋代安隐寺、穴代慈湖收院、清代儒学里。革命历史文物更是乐平文化资源中的一大优势,众埠篁坞方志敏旧居,南界首红十军建军旧址,城区东街赣东北特委和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等,如今,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赣剧、古戏台] 
   乐平是赣剧发源地之一。“乐平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乐平腔”见《中国戏曲曲艺词典》172页),乐平市文化氛围浓厚,全市绝大多数自然村建有戏台,明、清时代保留下来的古戏台达二百余座。
    乐平市赣剧团是全省目前保留的三个赣剧团之一,是乐平唯一的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属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乐平市赣剧团拥有国家二级(副高)演员3名,二级(副高)舞台美术师1名,三级(中级)演(奏)员15名,演(奏)员阵容齐整、行当、齐全,演出设备齐全、新颖。挖掘、创作入编、移植演出剧目100余本,保持常演剧目40余本,折子戏30余折。改革开放以来,赣剧团坚持服务农村,每年演出300场左右。观众百余万。演出区域遍布赣东北地区乐平、波阳、万年、余干、景德镇、浮梁、弋阳、德兴、都昌等市县,并跨省赴浙江省瑞安市、安徽省黄山市演出。  
 



----
 ^ē^ ^ě^ ^ō^ ^ǒ^ ^ǔ^
┏━┳━┳━┳━┳━┓
┃一┃舟┃轻┃海┃阔┃
┣━╋━╋━╋━╋━┫
┃帆┃满┃逐┃风┃波┃
┣━╋━╋━╋━╋━┫
┃是┃日┃再┃回┃首┃
┣━╋━╋━╋━╋━┫
┃我┃已┃千┃山┃过┃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