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zyboy(^小勞^)
整理人: uberpp(2003-06-02 22:02:03), 站内信件
|
我与工行并没人任何的共同利益,我只是它的一个普通存户而已,存款不高于200元。尽管冒着被扔鸡蛋的危险,我还是想说说我的观点。
举个例子:
A银行共有100台柜员机,B银行共有50台柜员机,C银行共有20台柜员机。假设每台柜员机的购买成本是1000元,维护成本每月为10元。
那么A银行柜员机购买成本是100000元,维护成本即是每月1000元;B银行柜员机购买成本是50000元,维护成本即是每月500元;C银行柜员机购买成本是20000元,维护成本即是每月200元。
可见这三者的成本是不一致的,谁的柜员机越多,所支出的成本就越多。
三家银行未加入银联之前,各自的客户都只可以使用各自的柜员机,也就是A银行的客户可以使用100台柜员机,B银行的客户可以使用50台柜员机,C银行的客户可以使用20台柜员机。
但ABC三家银行加入银联后,彼此的客户都可以使用其彼此的柜员机了,也就是说ABC三家银行的客户可以使用的柜员机数量都是一致的,即是170台。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柜员机的数目为多少,三家银行因此而得到的收益都是一致的,但柜员机越多的银行付出的成本却越高。这样,在三家银行的竞争过程之中,柜员机多的银行就会变得不利了,柜员机少的银行就会变得有利了。
于是乎,柜员机多的银行为了扭转这个局势,就暗地里在自己的柜员机中做手脚,为其他银行的客户在使用其柜员机时制造障碍,例如出错、吞卡等等。其他银行为了报复,也采取同样的措施。最后,银联变得名存实亡。
作为客户,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情况正是如此——使用银行卡在柜员机跨行取款时总是问题多多。
如何解决问题呢?原则就是重新让每家银行获得的收益和承担成本之比都归于一致。第一一个方法就是让柜员机多的银行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实现与成本的平衡(现在工行采取的方法就是如此);第二个方法就是让柜员机少的银行承担更大的成本,从而实现其成本与收益的平衡(但这必定需要重新修订银联的协议)。这两个方法,前者是向客户开刀,后则是向银行开刀。
所以,我认为工行的收费有其合理之处。
----
 |
|